本期医见周刊共录得27项医健行业热点资讯,其中医疗服务类4件,医药器械类15件,创新医健类8件。
重点数据:
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8版)发布
4.25亿:年全球约4.25亿成人患糖尿病,预计到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年糖尿病患病率(20-79岁)估计为8.8%,预计到年会达到9.9%。
1.亿:年糖尿病患者数量Top10国家,前三位分别为中国、印度和美国,糖尿病患者(20-79岁)数量分别为1.亿、万和万。预计到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前三位国家分别为印度、中国和美国,数量可分别达到1.亿、1.亿和万。
10.9%:年,中国大陆糖尿病患病率为10.9%,年龄标化患病率为9.7%;约有,名患者死于糖尿病,其中33.8%的年龄小于60岁。
医疗服务:平安资本8亿投资新加坡富乐医疗,拟在中国开设家诊所;医院加速向外疏解;最全家中国医生集团名单曝光。
1.新加坡富乐医疗获平安资本8亿投资,拟在中国开设家诊所,定位可承受的高质量医疗服务这一大众化市场。
11月28日,平安资本投资团队宣布主导完成对新加坡企业健康解决方案服务提供者富乐医疗8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占股17%,成为富乐医疗的第二大股东。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年,中国的企业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将从年的57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富乐医疗于年在新加坡成立,专注于提供企业健康医疗服务,已在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家医疗中心,服务于25,多家企业。作为进军中国的第一步,富乐医疗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开设约家诊所。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中国的医疗改革已经从最初的提高医疗预算和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发展到如今的更加强调供给侧改革和降本增效的阶段。因此富乐医疗认为,在中国,一般的公立医疗服务和价格昂贵的私立医疗服务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空白区域,即可承受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因此在中国主要定位于这一大众化市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掌控费用成为医疗行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课题,而规模和科技是实现费用掌控的两个关键。中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市场,不仅市场规模庞大,而且具有一些独特的发展优势,比如科技优势。在某些方面,中国的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远超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即时通信软件和网络支付等领域的发展,这些均为医疗科技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医疗支付、用云来做处方或者储存患者医疗信息等应用。
2.医院13亿迁建丰台。
近日,医院迁建北京南城的计划终于敲定,投资13亿的新院项目已开始启动,具体地点位于丰台区花乡樊家村地区,医院、首都经贸大学、国家法官学院等单位,周边还有万年花城、懋源钓云台、怡海花园等小区。医院、医院等迁建,丰台西三环的区域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3.医院将建雄安院区。11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医院院长赵国光透露,未来医院将在雄安“落地”,雄安新院区将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的一部分,总体功能定位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学中心”;主要任务包括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其服务人群主要包括雄安新区人口,服务范围辐射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医院建成后将达到JCI国际认证标准,通过建设标杆工程,医院建设的典范。
4.家!史上最全的中国医生集团名单曝光。
医药器械:跨境投资与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医药器械领域的公司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肿瘤领域是投资合作热点;房地产公司佳兆业医养健康布局再下一城;西门子医疗将上市,德交所迎二十年最大IPO。
5.27.67亿元,国大药房出让40%股权,引入全球最大的医药零售商。11月30日,国药控股公告称子公司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WalgreensBootsAlliance(HongKong)InvestmentsLimited,投资金额达27.67亿元,出让股权比例为40%。国大药房拥有覆盖全国的零售网络,门店达多家,年销售额超过亿元。根据资产评估报告,国大药房总资产账面价值为23.05亿元,评估价值为45.28亿元,增值额为22.2亿元,增值率为96.45%。按国药一致今年上半年年报,其医药零售业务实现营收48.88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0.99亿元,同比增长30.08%。按45.28亿市值,沃博联进来的PE应该在22-24倍左右,远低于医药行业平均50倍左右的PE。本次合作将集中在以下业务:1)更多品规选择。有望引进沃博联全球化健康美容产品品牌,进一步改善品规结构,改善营收和毛利润空间,实现强强合作;2)先进管理模式。沃博联是美国零售药房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具有丰富的大型连锁药店管理和DTP药店运营经验,同时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之一的医药批发分销配送网络,对国药一致批发业务和批零一体化有值得借鉴的经验。据悉,沃博联是全球首家以药店为主导的世界级医药保健企业,由美国沃尔格林和欧洲联合博姿两家公司合并而成,是美国和欧洲最大的零售药店和保健日用品零售店。沃博联及其进行股权权益投资的公司在全世界超过25个国家开展业务,在11个国家运营超过家门店。沃博联拥有多家配送中心,每年向23万余家药店、医生、医院提供配送服务,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沃博联旗下的零售和业务品牌组合包括沃尔格林、杜安雷德、博姿、联合医药,以及诸如No7、SoapGlory、LizEarle、SleekMakeUP以及Botanics等日益全球化的健康美容产品品牌。沃博联在美国的药店数量是最多的,全美50个州有8多家沃尔格林药店,76%的美国人生活在沃尔格林和杜安雷德5公里范围内。财报显示,沃博联年9月1日-年8月31日这一会计年度实现营收.14亿美元,净利润为40.78亿美元。其实,这已经不是沃博联第一次参与中国医药流通零售领域的投资。早在年,联合博姿即与南京医药达成合作,以5.6亿元的对价,拿到了该公司12%的股份。更早之前,联合博姿的控股子公司联合美华即以5.45亿元的价格和广州医药组建了合资公司。南京医药引入联合博姿以后,-年平均净利润实现了60%以上的增长,净利润率从年的0.3%提升至年三季度的1%以上,对业绩提振效果明显。
6.三胞集团平价将拥有美国FDA批准上市的首个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的Dendreon公司装入旗下上市公司南京新百。11月29日,南京新百发布公告称,南京新百将以每股33.11元的价格向三胞集团发行1.8亿股,收购美国生物医药公司Dendreon的全部股权,交易作价为59.68亿元。本次交易前,三胞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南京新百33.10%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股份比例上升为42.43%,三胞集团仍为南京新百的控股股东。Dendreon的核心产品Provenge是美国FDA批准上市的首个细胞免疫治疗药物,此次收购标志着南京新百将拥有Provenge的所有权,开始正式进军美国和中国的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此前,三胞集团曾以8.亿美元的基础对价完成对Dendreon的收购,加上当时收购的中介费用及财务费用,到此次作价59.68亿人民币转手给南京新百,三胞集团等于平价将Dendreon装入上市公司。同时,三胞集团在此次交易中承诺,如本次交易在年完成,标的公司在、、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亿元、5.6亿元、6.28亿元。此次交易中,除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外,南京新百还有募集配套资金的计划,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5.5亿元,用于Provenge在中国上市项目、Provenge在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项目、抗原P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国产化项目的建设运营及支付本次交易的中介费用。据悉,Dendreon公司主要致力于细胞免疫治疗,在美国拥有三家细胞工厂,均按照行业顶级标准建造并获得了FDA的认证,其中加利福尼亚工厂还承担FDA细胞制备GMP培训基地的任务。Dendreon公司的当家产品和主要收入来源是Provenge,目前主要应用在晚期前列腺癌上,也是目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唯一细胞免疫治疗药物,年4月,美国FDA正式批准Provenge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mCRPC),同时,由于其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优势,Provenge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指南推荐为mCRPC的一线治疗方案,并被纳入美国各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根据收购预案显示,Provenge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17.74亿元,净利润为3.68亿元。事实上在此次大手笔收购抗癌药进军细胞免疫治疗领域之前,南京新百早在几年前就做出了转型大健康的战略布局。年南京新百收购了新加坡上市公司康盛人生集团20%股权,布局东南亚脐带血存储业务;今年年初南京新百完成对山东脐带血库、国内居家养老龙头企业安康通、以色列领先的居家养老企业Natali的收购。此外,南京新百还参设基金收购中国脐带血库企业集团、凡迪基因、医院等。南京新百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看似分散,但实际上各业务之间有内在协同性。南京新百旗下的养老业务,拥有大量的老年客户,比如此次交易,Provenge针对的正是前列腺癌这一高发于老年男性的恶性肿瘤。而脐带血干细胞存储,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细胞免疫治疗的来源和基因治疗的载体,Provenge的细胞免疫治疗,与上市公司现有业务存在较强的客户协同和业务协同。据三季报显示,年前三季度南京新百健康养老及护理业务营收合计超过8亿元,毛利率30%左右;脐带血存储业务营收8亿元,毛利率超过70%。近两年新涉足的脐带血存储与健康养老业务,为南京新百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伴随着全球抗癌药市场的大发展,南京新百有望借助Provenge这一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重磅抗癌药,拓展更大的成长空间。
7.产业地产巨头佳兆业22亿控制A股血制品上市公司ST生化,进一步扩大在大健康产业的纵深布局。
11月29日,佳兆业集团宣布,由其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市航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出面,包含偿还贷款在内,耗资21.87亿元,收购振兴生化股份(以下称为“ST生化”)18.57%股权,而这份协议在此前一天已签订。深圳市航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7月4日,唯一股东为深圳市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但按持股比例穿透后,深圳市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控制人最终指向佳兆业和中信。佳兆业多元化的野心由来已久,无论是文体,还是大健康,佳兆业均有心扩大布局。佳兆业发展大健康业务最早的决心可见于年4月,佳兆业医疗投资(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公司成立数年,并无亮眼发展。以年10月举牌美加医学为标志,佳兆业大健康业务真正开始发力。美加医学主营义齿及周边业务。据美加医学公告,供股结束后,佳兆业及其一致行动人继续坐稳美加医学第一大股东之位,持股比例从29.77%直线拉升至47.28%。11月15日,美加医学宣布,公司拟更名为佳兆业健康,但目前尚需于12月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11月9日,佳兆业还成立了深圳市佳兆业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佳兆业集团人士表示,收购ST生化,是集团进入生物制药、精准医疗领域的切入点,将进一步扩大集团在大健康产业的纵深布局。ST生化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上述人士称:“振兴生化所在的细分市场需求刚性且长期供不应求,上市公司标的尤为稀缺,而且资产优质。”佳兆业选择血制品行业作为公司进入生物制品领域的切入点。据ST生化经营数据,年度,公司税后净利润为0.亿元,年度,税后净利润为0.亿元。截至9月30日,ST生化的第一大股东为振兴集团,持有ST生化22.61%股权,本次交易正是由振兴集团转让给佳兆业,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佳兆业集团实际控制人郭英成和郭英智。
8.主攻生物药与小分子药物的和径医药获得约1亿多人民币的A轮融资。
12月1日,和径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确认已经获得约1亿多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人包括上海联和投资、药明康德、再鼎医药和千骥资本,将用于推进和径医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临床前项目。据悉,和径医药成立于年,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上海科技大学内,其宗旨是将上海科技大学的一些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把前沿科学技术转化为创新药物,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公司同时主攻生物药与小分子药物。在生物药方面,和径医药致力于从其专有的噬菌体展示库中筛选治疗性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小分子药物方面,则利用其创新的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开发新药。据和径医药科技介绍,“这种蛋白质降解与常规的小分子抑制剂相比较更具优势”。和径医药的管理团队由多名业内资深人士组成。其首席执行官谢昱博士曾在中国和美国多家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担任多项高级管理职务。至年他担任设立在美国波士顿的斑马生物有限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和总经理。
9.海辰药业的国际化:收购意大利医药集团NMS,进军肿瘤疾病领域。海辰药业近日发布公告称,拟与合作方东城投资、一村资本、高研创投、桉树资本以及公司控股股东曹于平先生共同投资,收购意大利公司NervianoMedicalSciencesGroupS.r.l(以下简称“NMS”)90%股权。各方将以本项目为切入点共同成立基金,用于本项目收购以及后续其它生物医药类的潜在投资并购。公司及控股股东曹于平分别出资1亿和1.5亿元(出资比例分别为33.33%和50%),与其他合作方设立总规模6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合肥高研欧进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一村资本或其指定的关联方承诺对基金的认缴出资为5万元,出资占比16.67%。据悉,NMS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位于意大利米兰,是一家专注于肿瘤疾病领域的综合性集团,旨在提供肿瘤学研发创新,并向制药公司和学术机构提供高质量临床和药品定制生产服务。NMS目前拥有四大业务板块:药物研发、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和药品定制研发与生产服务。资料显示,NMS在医药研究及服务领域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拥有综合完整的服务平台,涵盖从药物早期发现到药物注册完整的产业链;拥有业内领先的小分子药物研发能力;旗下四个业务公司与大型跨国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服务关系,保证稳定的订单量;国际顶尖的研发团队以及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公告称,本次基金设立为了收购意大利NMS公司90%股权,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新药研发以及药物开发全产业链创新能力。海辰药业将借助本项目的实施,加快与国际创新资源的深度对接,提高公司新药研发水平及国际化运营能力,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南京海辰药业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医药研究、生产、销售的高科技民营制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抗生素类、利尿剂类、消化类、免疫调节类、抗病毒类和心脑血管类药物等。
10.肿瘤精准医疗服务平台领星生物完成A轮融资。
11月30日,领星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晨兴创投、杏泽资本和嘉信控股共同参与的A轮融资。到目前为止,领星共计获得万美元资本注入。据悉,领星生物是一家集结了中美生物医学科学家,资深肿瘤专家的肿瘤精准医疗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与国际医疗资源为国内肿瘤患者创造切实的临床获益。公司集合精准治疗方案筛选、治疗方案实施和治疗监测,可向临床提供全外显子组测序、终身随访、定制化循环肿瘤DNA监测及海外资源对接等世界一流的临床决策支持服务和精准医疗解决方案。据悉,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技园区,在上海张江药谷和江苏启东分别拥有独立的实验室和医学检验所,并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共建了精准医学实验室。公司的管理团队由来自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资深管理人员组成。到目前为止,领星生物已累计为国内近名患者提供了精准医疗服务。本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投入:1)加强领星自身能力的建设,更好地为中国肿瘤患者提供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的全时全程管理;2)加速领星精准医疗业务的全国推广,医院的战略合作;3)将最全面基因变异数据与患者病理资料和终身随访结合,打造完整的“基因+临床”精准医疗数据库。在中国,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在最佳的时间得到治疗,往往要承受巨大的治疗折磨和经济损失,且大多数的治疗方式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效果不够理想。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为每个患者个性化定制治疗方案的公司,领星生物愿意帮助患者和医生在治疗开始前就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更好地为治疗做准备;在患者确诊时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有效的治疗选择;有针对性地监测并发现耐药复发机理,实现长期的临床获益。
11.科华生物战略投资奥然生物3万,在分子诊断POCT细分市场方面开展战略性合作。
11月30日,奥然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引入上市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一笔3万元的战略投资,并正式签署《增资协议》和《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全封闭全自动荧光PCR分析平台Galaxy系统及与之配套的4个类别的检测试剂盒展开合作,包括性病检测、呼吸道疾病检测、高危型HPV检测及血液核酸筛查。奥然生物出让10.01%的股权,并授予科华生物相关诊断试剂盒5年的独家经销权。未来,双方还将就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进行探讨。据悉,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年,是国内首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医疗诊断用品专业公司,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拥有医疗诊断领域完整产业链。公司产品线延伸策略成效显着:已获得百余个产品生产批文,69项试剂和仪器产品通过了欧盟CE认证,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公司在打造国内优秀营销网络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科华品牌产品已出口至海外38个国家和地区,艾滋病诊断试剂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总统基金等国际知名机构的采购名录,并与美国克林顿基金会签署了长期供货合同。科华生物作为领先的体外诊断技术提供者,具备很强的技术实力及完善的销售网络。奥然生物则成立于年,创立者在硅谷和中国大陆均有成功的创业经历,核心技术团队拥有多年的分子诊断领域研发经验,目前在上海医谷与广州国际生物岛分别成立了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奥然生物的研发团队已成功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微生物检测、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癌症检测、法医物证、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全自动化检测仪、试剂及试剂智能盒。奥然生物团队所研发的产品目前已申报30余项专利。其自主研发的全封闭全自动荧光PCR分析系统(Galaxy系统)顺应全球分子诊断“Sample-in,ResultsOut”的发展趋势。作为新一代PCR技术平台代表,Galaxy系统与传统产品相比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只需要一次加入样品,即可得到最终结果;操作简捷,核酸提取及检测一体化全自动运行,无需传统PCR三间房;检测过程用时短,从加样检测到结果报告只需一小时左右;样品检测全程密封,完全杜绝污染。奥然生物于年11月获深圳邦勤生物近1亿元A轮投资。此次引入IVD行业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并在技术开发、市场推广方面展开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奥然生物新一代PCR技术平台(Galaxy系统)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提升奥然生物整体业务的快速增长。
12.赛诺菲中国入驻阿里健康“码上放心”,目标做大做强基层。
11月28日,赛诺菲宣布旗下中国区处方药产品全线入驻阿里健康第三方追溯平台“码上放心”,并与阿里健康携手推出“指尖上的安心”安全用药和疾病管理项目服务中国患者,这也是继年6月赛诺菲和阿里健康就医疗健康服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双方合作推出的首个瞄准基层社区医疗的项目。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征求意见稿)》,鼓励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药品追溯体系,而阿里健康旗下的“码上放心”顺势成为第三方追溯体系里最大的玩家。截至今年9月30日,入驻“码上放心”的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已超过中国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80%。赛诺菲将成为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平台首个全线处方药入驻的跨国制药企业,将整合产品溯源、疾病科普、疾病管理三大功能,除了药品追溯信息,以视频、漫画、互动、问答等趣味化形式将晦涩难懂的疾病知识平民化也是一大特色,患者通过手机淘宝、支付宝或阿里健康APP扫描药盒上的条形码,就可以获得药品相关信息,掌握疾病和健康管理知识。对于赛诺菲而言,依托于扫码、赋码,品牌方可以直接触达消费者,传递更鲜活的品牌形象,并能通过一系列互动设置实现有效的会员管理和增值服务。作为慢性病大国,中国慢性疾病发病率非常惊人,中国拥有高血压病人2.6亿和1.3亿糖尿病病人,在城市35岁以上成年人口中,糖尿病和高血压占比分别高达25%和35%。也正因此,中国慢病管理市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体量巨大。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慢病管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趋势愈发明显,大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下沉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慢病管理的核心。与此同时,不少沉寂已久的外资企业重出江湖,向基层医疗市场进军。去年7月,阿斯利康斥资两亿美元,在江苏省泰州打造全新生产基地,目标直接对准9亿多缺乏高质量药物的城乡社区居民。另据媒体报道,包括诺和诺德、礼来制药、诺华、辉瑞在内的外资企业纷纷传出医院向基层医疗市场进军的消息。赛诺菲也不例外。此前,赛诺菲掌门人白理惟就表示,赛诺菲中国的发展战略在未来将聚焦于基层医疗需求,拓展包括县域市场在内的地域覆盖。年6月,赛诺菲启动具有战略意义的“健康社区项目”,通过打造立体式的综合能力提升项目,探索与实践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抢占基层医疗市场,计划至年,健康社区项目将覆盖中国42个城市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惠及约30,名社区医生及2,万名患者。与健康社区战略一脉相承,定位于强基层战略,此次赛诺菲除了入驻码上放心之外,也将携手阿里健康推出“指尖上的安心”安全用药和疾病管理项目面向慢病患者集中的社区卫生中心推广,基于数字化渠道促进与患者多向、有效沟通,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预计年将覆盖到全国15个城市医院,惠及10万患者,持续做大基层蛋糕。
13.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战略合作,推动新药研发。阿斯利康27日宣布,与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FIIF)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在中国成立一家股权均等、独立自主经营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的探索、研发和商业化,以满足全球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并加速将创新药物带给中国患者,推动我国新药创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迪哲(江苏)医药有限公司作为新的合资公司,将全面融合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ICC)的科研实力,拥有开发和商业化阿斯利康研发管线中三个处于临床前阶段潜在药物的权利,这些药物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心血管和代谢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同时迪哲医药还将启动新的新药研究项目。国投创新在本次战略合作中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将依托在医药行业的一系列重点投资布局,积极为迪哲医药拓展战略资源,引入外部合作伙伴。前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ICC)负责人张小林博士,被任命为合资公司首席执行官。此外,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的所有员工均已受邀加入新公司。在制药行业,国投创新的使命是通过战略合作推动中国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制造。迪哲医药将通过多样化的外部合作,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使命,继续支持阿斯利康对于提升中国药物研发能力的承诺。
14.融资近1.7亿美元,外泌体疗法离我们多远?
专注于外泌体疗法的CodiakBioSciences今天宣布完成了C轮万美元的融资。在该公司成立的两年时间里,Codiak的融资总额达到了1.亿美元。Codiak打算利用C轮融资将其初始候选药物推进临床试验,并继续开发公司的转化性外泌体治疗平台。外泌体是一个古老的细胞间通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细胞之间可以传递各种分子。在传递过程中,外泌体可以根据有效载荷编码的指令改变受体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外泌体并非为随机分布,而是寻求特定的细胞靶标,从而可向特定细胞递送到不同疗法,并调节细胞功能以实现治疗益处。外泌体为纳米尺寸的膜囊或囊泡,所有细胞都可以释放和接受外泌体。几乎所有的体液也都含有外泌体。据估计,外泌体在体液中比在我们身体内的细胞多0倍。Codiak利用外泌体在细胞间传递大分子载荷的天性,希望创造出一系列治疗广泛疾病的药物,包括针对目前“无可成药性”标靶的药物。利用外泌体可调整的分布和天然传递机制,基于强效的特定有效载荷和药理活性表面工程技术,Codiak正在开发一个多功能药物设计平台。Codiak将定义和设计含有单个或多个有效载荷的外泌体,针对特定细胞内标靶。“投资者清楚地看到外泌体作为一个治疗平台的多功能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能力来针对目前无可成药性的目标,为临床和商业成功提供多种途径。”
15.获1.14亿美元投资,再生疗法主攻1型糖尿病,中国资本参投。近日,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生物技术新锐SemmaTherapeutics宣布完成了1.14亿美元的B轮融资,将被用于开发全新的再生疗法,治疗1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的病例中,1型糖尿病占到了5%-10%。对于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医学界尚未搞清背后的机理,预防和治疗也就无从谈起。目前,患者只能通过终身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Semma则想通过其独有的干细胞技术平台挑战这一难题。如果能让干细胞分化成胰岛β细胞,或许就能弥补患者体内的不足。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如何将干细胞诱导成想要的细胞类型,一直是个难题。究其原因,在于对所需信号通路的不了解。在哈佛大学的干细胞研究所,DouglasMelton教授的实验室迎来了突破。他的团队在培养皿中成功摸索出了条件,诱导出了胰岛β细胞——科学家们研究了数百种蛋白质、小分子、以及培养条件形成的组合。这些转瞬即逝的信号能决定干细胞诱导的程度,从而一步一步产生具有功能性的胰岛β细胞。而Melton教授,也正是Semma的创始人。在体外和体内的大量实验中,研究人员们对这些从干细胞中诱导出的胰岛β细胞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并认为它们和人类天然产生的细胞类似。在体外实验中,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葡萄糖来模拟体内的血糖变化,而这些诱导出的细胞都能做出响应,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此外,这些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情况与人类的胰岛β细胞很接近。而在体内实验中,这些细胞一经植入,就能立刻开始工作。临床前的小鼠实验也证实了这些细胞调节血糖的能力。这些结果让科学家们极为振奋。在Semma,研究人员期望能用干细胞产生数十亿胰岛β细胞,并使用一流的细胞递送技术将它们输入患者体内,攻克1型糖尿病。本轮1.14亿美元的B轮融资则能加速这一疗法的开发。该轮融资由斯道资本和CowenHealthcareInvestments共同领投,MPMCapital、F-PrimeCapitalPartners、ARCHVenturePartners、诺华、美敦力、JDRFT1DFund、ORIHealthcareFund、双湖资本、通和毓承、以及国药资本参与投资。
16.重新定义器官移植,细胞免疫疗法初创企业Medeor完成万美元融资。
11月28日,位于美国加州的MedeorTherapeutics宣布完成了万美元的B轮融资,将用于支持推进Medeor多项降低肾脏移植风险的临床试验。本轮融资由RACapital领投,通和毓承、SofinnovaVentures作为新投资方一道参与了本轮融资。据悉,今年5月18日,通和资本与毓承资本联合宣布,两支团队将进行合并,组建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基金,新投资机构的中文名为“通和毓承”,合并后的管理资金规模达55亿人民币。Medeor是一家专注于发现与开发个体化细胞免疫疗法的生物技术新锐。与我们所熟知的癌症免疫疗法不同,该公司开发的免疫疗法能帮助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调节他们的免疫系统,更好地保护来之不易的肾脏。在全球,器官移植有着巨大的需求。据估计,每年约有12万名患者急需器官移植,其中光在美国就有三万人。在接受了珍贵的器官后,这些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和抗排斥药物,避免体内的免疫系统对移植入体内的器官进行攻击。但这些药物的服用对患者本身也有一定风险。可喜的是,Medeor突破性的独有技术有助于减少这些风险。正如Medeor所言,每一颗供移植的肾脏,都是捐赠者给患者的珍贵礼物。
17.专注DNA合成的DNAscript获Illumina风投基金领投的1万美元融资!日前,专注于下一代DNA合成技术创新企业DNAscript宣布,已获得了由世界著名的基因测序公司A轮1万美元融资,用于推动其DNA合成技术的开发。据悉,DNAscript于年在巴黎成立,是酶促DNA从头合成技术的行业领导者。其技术克服了目前DNA合成生产效率低下的挑战,并且能够实现易于普及的快速高效、高保真、高通量地合成生产目标DNA序列用作各类合成生物学工具,例如合成生产各类寡核苷酸、基因、途径和基因组。它拥有以下两大突出优势:(1)能够合成更高纯度的更长DNA序列,这种技术预估使序列的精确性提高倍;(2)合成速度更快,耗时缩短50倍。公司旨在通过推广快速、价格合理、高质量的DNA合成方法,在过去50年间,DNA合成工艺却一直是通过复杂的化学合成过程,限制了DNA合成的质量、周期和柔性生产。自年以来,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已经产生了颠覆性革命,使得“基因测序(基因阅读)”的速率快速大幅提升。而现有的DNA合成技术对于“编写合成DNA(基因书写)”的效率却一直停滞不前,对于合成生物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DNAscript公司与法国巴黎DNA合成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基于其专有的高效酶促合成专利,引入了基因合成的新型化学合成工艺过程。该技术高度模仿了自然界基因碱基密码的天然合成方式,并且能够在减少使用苛刻的强烈刺激性化学品的情况下,提高DNA合成性能。
18.西门子医疗将上市,德交所迎二十年最大IPO。11月29日,总部位于慕尼黑的西门子集团选择了法兰克福(而不是在纽约)为旗下影像及诊断部门Healthineers的上市地点,预计上市时间为年上半年。作为此次IPO的一部分,西门子预计最多出售25%的少数股权。根据Dealogic的数据,这将令此次IPO成为德国自6年德国电信亿美元的IPO之后最大的上市交易。西门子首席执行官JoeKaeser正在对该集团的庞大机构作出改革,这次上市将成为他迄今以来最大动作。根据克泽尔于年推出的“愿景”计划,西门子正将重点放在核心工业生意上,并将克泽尔所称的“舰队”业务模式中的其他部门分拆出去。在财年,西门子总营收为.49亿欧元,净利润为61.79亿欧元,其中Healthineers营收达.89亿欧元(占比16.6%),净利润为24.90亿欧元(占比40.3%)。分析师对Healthineers的估值为亿欧元左右。医院销售医疗设备而闻名,但其高利润来自于提供软硬件结合服务,其中包括咨询服务。尽管Healthineers目前最大的市场是美国,但其除美国外最大的两个收入来源国是中国和日本,而且西门子希望该集团被视为“真正全球化的”企业。
19.GEN:全球市值最高十大药企。11月27日,GEN网站推出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药企”榜单,强生蝉联第一,诺华、辉瑞紧随其后。最大的变化是,去年排名第六的葛兰素史克“跌出榜单”,礼来则“后来居上”。总体而言,10家药企的总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相比于去年的1.万亿美元,上涨了9.8%(比年的1.万亿上涨了5.9%)。细看今年的榜单,除了默克(MerckCo.)之外,所有公司的市值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以下是截止到11月9日,GEN网站统计的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制药企业名单:
创新医健: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平台平安好医生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赴港上市募集约10亿美元;AI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再获巨额资本加持;同时,“互联网+”在医护陪护、慢病管理等细分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宽。
20.背靠大树好乘凉,平安好医生明年赴港上市,计划募集10亿美元。
香港《南华早报》11月29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平台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好医生)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赴港上市,计划募集资金约10亿美元。另据汤森路透旗下国际新闻评论(IFR)透露,平安好医生已就此事与投行花旗和摩根大通进行接洽。继年5月凭借5亿美元A轮融资,整体估值约30亿美元,刷新行业纪录之后,此次透露出的10亿美元上市计划无疑又使得平安好医生吸睛无数。表面上看风光无限,但在移动医疗市场整体低迷的现状之下,平安好医生盈利的曙光似乎也还未降临。背靠保险巨头中国平安,定位于患者端的在线健康咨询及健康管理app,平安好医生自创立之初便备受市场瞩目,仅用时3个多月完成5亿美元融资,上线一年注册用户数达万,下载量、用户数及日咨询量等核心指标均位列互联网医疗最前列。据了解,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达1.8亿,日活跃用户约万,日咨询人次40万人,行业地位无可撼动。依托平安的品牌与资源,平安好医生的扩张模式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斥巨资聘用近千名全职医生,迅速积累起反应快、体验好的口碑,大幅拉近春雨医生等对手的距离,意在弯道超车。资料显示,截至年底,平安好医生自建医学团队近0人,外部签约医生6万余人,其中5人为“三甲名医”,累计为1.3亿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与此同时,平安保险的保险资源丰富,未来平安好医生会与保险公司合作探索互联网医疗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深度整合并与平安健康险进行业务合作,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不过互联网医疗市场一片寒冬之时,盈利瓶颈始终存在。此前平安好医生首次筹集资金时,“收入来源非常有限”就是当时的一大困扰。尽管市场估值高居不下,但是目前仅仅依靠主要来自线上问诊咨询、会员保健卡销售、线上医药保健化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营收,使得平安好医生和其它初创公司一样,始终不曾盈利。CEO王涛一直希望打造健康医疗的O2O闭环。在他看来,沉溺于简单的轻问诊环节并不能创造商业模式,互联网医疗领域最后的NO.1一定是能够提供健康医疗每一环节服务将其做成闭环的公司。因此,平安好医生连接用户、保险公司、医保、医院、诊所、检验检测机构、新兴智能设备及各类健康服务提供商,构建互联网健康管理+医疗生态圈,打通疾病预防、疾病医疗、疾病支付、病后疗养的各个环节,由此拓宽移动医疗领域的收入来源。基于此,平安好医医院、分级诊疗、医保和商保合作四大战略有诸多尝试。比如在线上线下的打通方面,医院、盈健医疗合作拓展线下门诊,成立投资基金主投线下诊所方向,依托平安旗下的兄弟公司万家诊所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与此同时,作为用户覆盖率和活跃度最高的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平台之一,发展健康大数据进行全平台跟踪监测,利用大数据提升平台精细化运营服务能力,提升健康管理和辅助就医过程中的用户体验。但景旭创投投资总监时峰认为,目前存在的移动医疗企业依托线上问诊、中介服务和药品电商、保险销售等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只能创造收入,很难贡献利润,属于赔了钱赚吆喝。在他看来,受制于政策法规、患者的就医习惯、医生资源等诸多因素,从中短期来看,移动医疗企业单凭一己之力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可能很低。而平安好医生的特别之处在于,处于平安集团大健康版块诸多兄弟公司的协同支持之下,其所延展的业务潜力与想象空间非一家“独自打拼”的移动医疗公司可比,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各家兄弟公司实现协同效果的具体过程中有多顺畅,尚待时间检验。
21.图玛深维获2亿元B轮融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再获资本垂青。
12月1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公司图玛深维(12Sigma)宣布获得2亿元B轮融资,由软银中国领投,辰德资本、德联资本参投,此前投资方真格基金、经纬中国继续跟投。之前,图玛深维在年成立之初曾获得3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年10月完成由真格基金、经纬中国共同投资的万美金天使轮融资;今年4月完成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由险峰长青领投,真格基金和经纬中国跟投。本轮融资后,图玛深维将加大在市场运营上的投入,医院用户,并且将通过学术会议等进行产品推广,扩大在医疗行业中的口碑。同时,公司还将加速在产品线上的铺设,布局心血管、慢阻肺等病种上的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图玛深维创始人兼CEO钟昕表示,图玛深维希望将AI技术运用到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病理图片分析、基因数据分析等领域,用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让医疗行业实现“升级”。最初图玛深维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主要功能还只是集中在筛查阶段,降低医生的漏诊率。而现在其系统进一步向诊断方向延伸,除检出外,还加入了对病灶的分割勾勒、良恶性辨识等定性分析,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并且以影像数据为主,加入了电子病历、跟踪随访数据等,形成多模态的分析模型,更加贴合临床医生的诊断需求。今年8月,图玛深维发布了第一款产品σ-DiscoverLung,该产品帮助医生检出肺结节、精准分割、测量各类依靠手工测量难以完成的结节参数,并提供智能结构化诊断报告。同时,图玛深维已经有三款产品向CFDA(食品药物监督局)的认证申请,公司也将会与医疗器械厂商,第三方体检机构以及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厂商合作,推出软硬件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体检和医疗上的痛点,并且提升合作伙伴产品的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图玛深维已经与B端伙伴GE达成了战略合作:公司将利用GE的直销分销渠道,以独立的图玛深维的AI产品品牌,配合GE的CT销售和肺癌筛查解决方案,医院;与此同时,跟GE研发团队合作,在其它肿瘤,心脑血管疾病,CT与核磁影像上开发智能诊断产品。此外,图玛深维还和一脉阳光签署了合作协议,也与在北京、上海、华东、华南的50医院达成了科研合作协议,将在产品的医学应用、技术研究及临床试验上展开全方位合作。目前的CT数据量在2万套以上,DR数据量在10万级。另外,在商业模式上,图玛医院的系统销售与收取服务费用为主。医院规模与类型,图玛深维将分为两种收费模式:医院以单机形式进行软硬件的销售,并收取服务费用;医院、医院等,以云端服务模式,按计件形式收费。
22.森亿智能完成5万A轮融资,AI技术加速智慧型医疗系统建设。
专注医疗数据治理与人工智能应用的森亿智能日前宣布完成了5万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中电健康基金战略投资。其中,中电健康基金是由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为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而发起设立的。本轮融资将继续强化在医学自然语言处理、医疗数据治理、机器学习领域的技术优势,进行团队和业务扩张,并在产品研发与参与行业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持续投入。年初,森亿智能还获得由真格基金、华岩资本、树兰医疗共同投资的近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据悉,森亿智能年4月成立,总部位于上海,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医疗人工智能平台与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当前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医疗数据质量不高、结构化和标准化不足、分散在“孤岛”中无法有效利用的状况。通过数据治理将低价值数据转换成为高质量数据,推动数据驱动的面向医疗科研、医务管理、患者服务的人工智能应用,加速智慧型医疗系统建设。目前,森亿智能已拥有多项成熟医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包括:中文医学自然语言处理、中文医学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和认知计算,基于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封装数据治理和AI应用构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依靠其所拥有的技术,森亿智能自主研发了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以数据治理为理念,全面释放、挖掘数据核心价值,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学习型医疗系统。森亿智能的产品和业务目前覆医院,并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力图在医学数据标准化治理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达到国际顶尖水准,形成符合我国医学数据特点的专业临床行业标准。与此同时,年6月,森亿智能与中电数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电数据是中国电子践行大数据大健康国家战略,积极布局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为国家重点行业、部门及企业提供数据整合、管理及应用服务的专业平台公司,是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国家队,森亿智能作为其核心技术供应商,负责地区级的医疗数据治理和AI建模,获得卫计委和相关单位的极大认可。
23.致力于用“AI+基因大数据”辅助遗传病临床决策,安吉康尔获1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11月28日,安吉康尔宣布获得由丹华资本(DHVC)领投、和盟创投跟投的1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这是丹华资本成立一期人民币基金以来投资的第一批企业。据悉,安吉康尔成立于年初,致力将基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打造临床决策辅助的精准医疗平台。与目前绝大多数聚焦肿瘤临床检测、NIPT以及基于NGS进行健康管理的企业不同,安吉康尔着力于遗传病领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临床级别的检测都是NGS行业的“重工”地带。但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的大多数企业都把目光放到了NIPT和肿瘤靶向用药检测上,专注于遗传病临床检测的公司却很少。从样本量来看,国内遗传病检测公司平均每年也就做几千例遗传病临床检测,但这种小作坊性质的服务远远无法满足潜在的需求。以新生儿出生缺陷为例,我国的出生缺陷率约为5%-8%,如果每年新生人口按2万计算,百万级的遗传病新生儿确诊是一个非常大的需求缺口。遗传病临床检测的复杂度和临床解读方面的挑战比NIPT和肿瘤都要复杂。安吉康尔致力于研发高精度全自动的遗传病测序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解读系统AEGIS?,安吉康尔的诸多业务也是围绕着此系统展开,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丹华资本创始人、斯坦福大学终生教授张首晟认为:“基因是世界万物的基本原理,而基因组属于复杂系统。安吉康尔提出的基因智能概念,用最基本的数学和计算模型解决基因组学数据和临床指导问题,非常契合基因组学发展的趋势和精准医学的商业化方向。”而且,公司已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联合建立基因智能协同创新实验室,合作推进AEGIS?系统研发。目前AEGIS?系统的初代版本还只是在公司内部使用,保证自身数据解读和报告需要。未来,医院、临检实验室有需求,他们也希望能够在这些场所投放,提供遗传病诊治解决方案。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针对临床疾病诊断,即针对已经有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确诊以辅助临床决策。但是目前有些遗传病在发病后是无法干预和控制的,李阳透露,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实现健康人群的筛查,尤其是新生儿的筛查。按照现在测序成本下降的趋势,上游成本下降只是时间问题,反而是本地化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解读能力将会是未来的技术瓶颈,这便又回到安吉康尔在基因智能方面的逻辑。
24.腾讯觅影全面落地重庆,重医一院等5医院拥抱AI+医疗。12月1日,腾讯公司首款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医疗领域的产品“腾讯觅影”全面落地重庆市,重庆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共五所重医院将逐步利用“腾讯觅影”的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针对早期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进行筛查。当天,腾讯公司与重庆市政府在渝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就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方面展开深化合作。据悉,“腾讯觅影”由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牵头,聚合了腾讯公司内部包括AILab、优图实验室、架构平台部等多个顶尖人工智能团队的能力,把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先的技术与医学跨界融合研发而成。根据腾讯与重庆医院签署的医学人工智能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医院能力相结合。此外,其余4医院也分别与“腾讯觅影”达成合作,并陆续分批上线多种疾病的辅助筛查。此前,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公布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并明确依靠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上线以来,“腾讯觅影”实现了单一病种到多病种的应用扩张,并与全国多个省市十多医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实现了从区域到全国的应用扩散。“腾讯觅影”也从早期食道癌辅助筛查,延展至肺结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宫颈癌、乳腺癌等疾病筛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的结合,“腾讯觅影”正逐步赋能医疗机构,辅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早筛、早诊早治。与此同时,打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推动人工智能向基层下沉、向落后地区下沉,助力基层医疗机构提升筛查诊断效率,让偏远地区患者同样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
25.中国背景的睿盟希国际眼视光基金领投印度6over6公司B轮1万美元融资!
近日,一家基于智能手机的裸眼验光、焦度计、瞳距仪、视力筛查等视光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6over6公司成功完成B轮1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中国背景的睿盟希国际眼视光基金(基石LP包括爱尔眼科及中国眼科设备企业高视医疗集团等)领投,跟投方包括国内知名眼镜零售连锁企业博士眼镜、印度本土规模最大的眼镜电商Lenskart,以及其他国家的视光领导企业。目前全球受近视等屈光不正影响的人口数量超过20亿,如果再加上老花影响的人口等,预计整体影响人口数量将接近40亿,占目前全球人口的54%。另一方面,全球仍然有超过25亿人因为身处偏远落后地区,因当地视光资源短缺,未能得到及时的视力矫正服务。而制约各国逐渐兴起的眼镜电商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精准验光。此外,全球各地区线上眼镜成交品类差异巨大,在北美、欧洲以及印度等国家,80%以上线上配镜为处方镜,国内处方镜占比仍然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6over6公司开发了一整套基于智能手机的验光配镜的APP,包括裸眼验光、焦度计和瞳距仪以及多焦点镜片验配。消费者无需额外购买任何额外的硬件设备,只需要在家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进行简单的几分钟操作,就能够快速获得配镜所需要的各项参数,进而完成整个配镜购买操作,线上,线下均可使用。公司新近开发完成的多焦点验配已经在印度市场投入使用,公司正在开发渐进老花镜验配及视力筛查的相关解决方案。
26.医疗护理平台“医护家”获得3万元Pre-A轮融资。
11月27日消息,医疗护理平台“医护家”获得中航信托3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主要用于完善医护家线上技术开发与建立培训体系、开拓国内及海外新市场。此次投资方为(中航信托)青岛即航工业互联网产业引导基金,主要投资互联网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帮助企业实现“互联网+”升级。此前,医护家已获得领势投资、上海珍鼎等投资机构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创始人孔得玮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年创办医护家,是一家专注于医护陪护、养老陪护、母婴陪护及其他生活支援类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服务于5万人次,年订单超过00份,营收达到2万。医护家主要服务于四类人群:残障、老人、病患、母婴,在服务医院、养老院、养老设施和福利院。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加之人口众多,未来的养老、医疗需求会呈几何式增长,医护行业的市场将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医护家同样抓住了市场的趋势性机遇,在成立的2年时间里,已经在北京、内蒙古、山西、新疆、河北等多医院15家、正式进驻10家医院、已建成培训基地5所、开展护工培训15期、培训护工2+。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孔得玮瞄准了日本,他发现护理行业在日本市场需求很旺盛,医院和养老院。经过一年的筹备,在与日方企业对接中得知,日本养老院、医院急需一批专业的高级护理人员。特别是在日本中部产业地区,约万人需要照料,而日本最缺乏的是专业的护理人员,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最终,他与日方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从国内招募护理人员,统一培训输送日本。目前,医护家已启动培训计划,预计明年向日本输送名医护家护理。
27.爱亿生健康获君联资本千万级A轮融资,慢病管理系统落地罗湖、方庄两大国家级医改示范区。
近日,爱亿生健康确认已完成由君联资本投资的千万级A轮融资。算上此前的天使轮、天使+轮,这是爱亿生健康的第三轮融资。本轮融资过后,爱亿生健康计划在未来2-3年内,使其研发的GDS国家指南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GDS系统”)覆盖0家医疗机构、0万慢病患者。据创始人金欣透露:“目前我们已经覆盖了家医疗机构,医院,并通过这家医疗机构,用GDS系统管理着万慢性病患者。”GDS国家指南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系统目前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血管病、痛风、半胱氨酸血症七大病种,包含五大模块,分别是个体管理、群体管理、协同管理、患者指导与医疗管理。医院、区域医联体和城市慢病生态三大应用场景中,GDS系统辅助医生,做医生助手,指导患者;做患者身边护士;支持院长、卫计委和社保,提供医疗管理平台;为医疗、医保和医药构建“三医联动”生态环境,提供商保和医药的运营平台;GDS支持社区家庭医生的签约群体管理,同时协同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在分级诊疗医联体中发挥作用。
金欣指出,GDS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实施全人群慢病防治,同时又要对重点人群进行精细化慢病管理。GDS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落地,往往能够覆盖整个区域需要管理的慢病人群。通过慢病筛查工具和综合评估报告、以及门诊慢病医生助手,实现全人群规范慢病管理。在智能慢病管理领域,爱亿生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层+医保的战略定位。二是从社区发展到医联体,成为国家级的医改示范项目的支撑。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国最领先、特别具有创新实践的社区医疗机构,早在年初,公司刚刚创立的第一年,爱亿生就与方庄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第一个试点项目在方庄成功落地。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透露,“GDS系统目前己全面应用于家庭医生的日常诊疗和家庭医生23个团队的慢病管理工作中,共计16多名慢病患者使用GDS系统支撑的后台服务,提高了慢病诊疗水平和医生之间水平的一致性,促进了慢病防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管理效率及效果。”经过两年多社区慢病管理创新实践经验的积累,特别是与方庄的紧密合作,让爱亿生有机会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一起,参加国家卫计委《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标准化建设指南》的制定工作。此外,年,爱亿生就医院进行合作,落地其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系统。医院集团的医改中,慢病管理恰恰是重头戏,其中GDS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计委和国务院医改办于今年9月份在深圳召开全国医联体建设会议,“罗湖模式”得到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广。三是从社区和医联体走向城市的慢病医疗生态发展。四是以国家指南为基础的核心技术。金欣将GDS系统概括为“基于国家指南的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人工智能加上18部慢病防治国家指南,GDS形成了一个慢病管理的强大引擎。未来:以城区和县域为单位推进试点,实践和验证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具体来说,爱亿生健康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爱亿生健康的发展提速。爱亿生健康将开辟五大战区,目前北区、南区和西区已基本成型,东区和中部地区已经启动。二是商业模式的试点验证。三是团队的完善。利用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将国家医学指南真正应用到日常临床工作中去,可以全面提升基层医生的整体服务能力,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效率,通过实施全人群慢病防治和重点人群的精细化慢病管理,加速实现国家慢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GDS国家指南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系统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声明:以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媒体报道等公开渠道,本文所刊信息仅供参考,本不保证其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
Maverick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白殿疯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