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食道!

病例标题: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食道!

部位:食管

颜色:红色调

肉眼分类:Ⅱb

表面微细结构:unclear

微血管结构:不规则

诊断:癌

病史资料患者信息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77

患者体重(公斤):50.4

就诊时间:-12-04

患者主诉

反复吞咽不适感伴胸骨后疼痛3月余。

病史资料

现病史

于年9月初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时吞咽不适感,伴胸骨后疼痛、呃逆,以进食固体食物时尤甚,无他处放射痛,无发热、畏寒,无吞咽困难,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腹泻、便秘,无呕血、黑便,无眼黄、肤黄、尿黄不适。曾就诊于当地,行腹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报告未见),予药物口服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上述症状改善不佳,病情反复。后于-10-23转诊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提示“1.食道黏膜粗糙(MT待排);2.疣状胃炎”。电子胃镜检查提示“1、食道红斑[食道早Ca,0-IIb,环周型,IPCLB1型];2、萎缩性胃炎II;3、胃窦多发隆起[DL(+),IMS(-),IMV(-),疣状糜烂?”病理检查示:“(食道活检标本)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取材表浅不能除外癌变”。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复诊,门诊拟“食管早癌”收入院。精神、食欲、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二便正常。

危险因素

老年男性,有反复吞咽不适感伴胸骨后疼痛,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吸烟50余年,机会性饮酒史。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血压最高达/98mmHg,长期口服“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血压波动于/80mmHg。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生于福建连江县,久居于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居住史,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质、放射物、毒物接触史,无毒品接触史,吸烟50余年,平均20支/日,已戒烟1月,应酬时偶有饮酒。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2mmHg,神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肾脏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尿常规、粪常规+粪便隐血均未见明显异常;

血生化示:总蛋白62.4g/L↓、白蛋白37.9g/L↓、总胆红素22.6μmol/L↑、直接胆红素7.7μmol/L↑、淀粉酶.0U/L↑。脑利钠肽BNP.08pg/ml↑;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2.5sec↑。

CRP、血肿瘤标志物(CEA、AFP、CA、PSA)、糖化血红蛋白均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部分导联ST段改变;

阿托品试验结果阴性。

胸部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示:1.两上肺结节,建议随访;2.双肺陈旧性病灶;3.主动脉钙化;4.所见食管中段管壁增厚,建议进一步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5.右叶甲状腺低密度影,包膜欠完整,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肿瘤性病变。

全腹部CT平扫+三期增强+三维重建示:1.肝多发小囊肿;2.右肾上腺钙化;3.前列腺钙化。

精查胃镜:食道早癌。

超声胃镜:1、食管早癌;2、萎缩性胃炎伴痘疣状改变。

其他检查:

入院内镜图(胃/肠):食管距门齿27--33cm黏膜粗糙,充血,呈红色改变,局部血管网消失,病变几乎呈环周改变。

病理结果

“食道活检标本”: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取材表浅不能除外癌变。

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

患者为老年男性,以“反复吞咽不适感伴胸骨后疼痛3月余”为主诉入院,结合胃镜检查所见及病理诊断,“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明确。

症状

反复吞咽不适感伴胸骨后疼痛3月余。

危险评估

老年男性,有反复吞咽不适感伴胸骨后疼痛,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吸烟50余年,机会性饮酒史。

初步诊断

1、食管早癌可能;2、慢性萎缩性胃炎;3、高血压3级(很高危)。

内镜表现

NBI/BLI+放大:

食管距门齿27--33cm黏膜粗糙、充血,呈红色改变,局部血管网消失,病变呈环周改变,组织较脆,触之易出血,BLI下呈茶褐色改变,ME-BLI下可见IPCL呈襻状扩张,复方碘染色可见环周不染区,约30秒后口侧可见粉红征,BLI下可呈银染征,草席征未见中断。

内镜下放大表现

微血管结构

黏膜粗糙、充血,呈红色改变,局部血管网消失,病变呈环周改变。

表面微细结构

ME-BLI下可见IPCL呈襻状扩张,复方碘染色可见环周不染区,约30秒后口侧可见粉红征,BLI下可呈银染征,草席征未见中断。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12-08

手术过程:

1、复方碘染色可见环周不染区;

2、予以病灶边缘标记;

3、标记后黏膜下注射;

4、黏膜注射后行黏膜剥离。

完整切除后的创面止血处理。

病理标本处理

标本处理图片及描述:

生理盐水冲洗标本,充分展平标本,大头针固定,10%福尔马林浸泡固定12~24h,送病理科。

病理分型图片及描述:

“食道ESD标本”:

主要病变: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癌变为中分化鳞癌,伴广泛浸润。浸润癌大部分位于黏膜肌层(M3期),镜下仅见一灶位于黏膜下(SM1期,直径约为0.01cm),脉管侵犯情况待免疫组化进一步确认。切缘未见侵犯。

免疫组化:脉管未见癌栓。

术后及随访

术后处理:

术后予禁食、注射用莫西沙星预防感染、艾司奥美拉唑(耐信)抑酸、甲泼尼龙片预防食道狭窄及补液支持治疗。出院后继续予制酸、护胃6~8周。

术后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畏冷、发热、呕血、黑便等症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术后随访:

术后3、6、12、24个月进行内镜随访,定期完善腹部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排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耐信)20mgbid餐前。

病例总结及讨论

对该病例进行分析与总结:

该患者-10-23首次发现食道黏膜粗糙,病理提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一步完善EUS示食管黏膜粗糙处层次尚清晰,局部黏膜层增厚,最厚处约0.3cm。精查胃镜提示:食道红斑[食道早Ca,0-IIb,环周型,IPCLB1型];胸部CT提示食管中段管壁稍增厚;考虑符合ESD治疗适应症。ESD治疗过程顺利,术后病理提示“局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基底切缘及四周切缘阴性。术后3月复查未见复发,ESD治疗效果满意,该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讨论

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0%~80%病例在4~48个月内向癌进展,癌变风险大,及时干预已成共识;目前ESD治疗食管早癌已比较成熟,该患者经我院内镜下详细的病情评估符合ESD治疗适应症,术后病理示病灶为局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水平切缘及垂直切缘未见侵犯,脉管未见癌栓,手术效果好,为病人谋福。

2、对于任何一个病人的任何一次胃镜检查,我们都需要以发现病变为最终检查目标,做好检查前准备,应用好身边的有力武器(精查胃镜、超声胃镜、染色内镜),一次漏诊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对“发现1例早癌,挽救1例患者,拯救1个家庭”感触颇深,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医师的责任和使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