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高端资源人士加入社群,请添加gingert,注明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经审核邀请入群。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今天在乌镇开幕,去年因为川普选举焦头烂额没有来的“硅谷代表团”们今年算是到齐了,尤其是GoogleCEO劈柴第一次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否会带来什么积极的信号,而苹果CEO库克则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这已经是他第12次到中国了。
同时,国内互联网大佬们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曹国伟、张朝阳、丁磊、王兴、张一鸣也或早早到达,或在深夜赶到;爱奇艺创始人龚宇、知乎创始人周源、摩拜CEO王晓峰、得到创始人罗振宇等创企名人,走入会场附近就遭到了国内媒体们的疯狂围堵。
此外,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教授丹·谢德曼、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学术界大师也到达了乌镇,并接受了媒体采访。
12月3日上午10:30分,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开幕。
◆◆◆
库克演讲:我担心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
库克上台就对近期的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论调予以反驳,“很多人都在谈论AI,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库克继续说,科技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意识。但确保科技具有人性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这也是苹果非常重视的。
库克也谈到了AR,“我们也相信AR能够帮助人们工作,而且帮助人们在教育医疗有所突破,让世界更加美好。”
对于苹果在中国市场上的近30年的发展,库克表示,中国开发者所获得的总收入已经达到全球之最,苹果也为他们提供了工作、技术和培训。“为此我们竭尽全力降低进入App生态圈的门槛。让中国和世界新一代开发者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库克说。
最后,库克再次强调,必须为技术注入人性,将人类价值观注入到技术中,从而造福人类。
◆◆◆马云演讲:担心机器威胁人类,不如拥抱技术
对于互联网的发展,马云表示,过去20年,互联网从无到有,未来30年,互联网从有到无,无处不在的无。互联网正在深入社会,超过未来一切技术革命的总和。未来互联网将不再是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而是所有人的互联网,无是无处不在的无,没有人能离开互联网存在,与其担心不如担当。
而对于人工智能威胁论,与库克的观点类似,马云称人类对自己大脑的认识,不到10%,10%创造出来的机器,不可能超越人类。
“过去三十年,我们把人变成机器,未来,我们要把机器变成人。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能力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
他说,未来,制造业将不再是主要的雇主,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将取代工人。“担心机器会威胁人类,会替代很多工作,不如拥抱技术解决新的问题。机器会让人的工作更有价值,更有尊严。人有灵魂、信仰和价值观,有自信可以控制机器。”
新时代将会面临新的问题。
马云认为,人类只有成为新的命运共同体才能迎接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只能联合起来,人类才能持续发展。
“今天的问题不是全球化造成的,而是全球化不完全造成的。今天的互联网企业是时代宠儿,此前从来没有遇到如此的机遇。”
马云最后表示,我们应该主动拥抱技术,去进入到新的共享、普惠、绿色的时代,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持久、健康。
◆◆◆
BATJ齐聚展区
除了开幕式上的精彩演讲外,雷锋网也在展区看到了国内科技巨头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分别展示着各家的“拿手好戏”。
上午的开幕式结束后,下午的全体大会应时开场。
马化腾、李彦宏、SundarPichai、雷军等大佬轮番上场,对当前的AI大势做了精彩演讲。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企业将给各行各业赋能,且号召中国企业在AI背景下,成为新技术的驱动者。李彦宏则一如其严谨个性,全场唯一使用了PPT,并称AI堪比工业革命。SundarPichai和雷军则根据谷歌、小米的发展,谈了谈数字经济。
以下为大佬演讲全文实录,整理如下:
◆◆◆马化腾演讲全文:中国企业要成为新技术的驱动者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再次来到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是我第四次来,每年来到乌镇,都能发现一些新的变化。今年最明显的可以看到,会场的很多服务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升级,比如车牌自动识别、人脸识别、手机扫码叫导览车、点餐等,还有包括支付在内的移动支付,包括摩拜在内的共享单车。这些都是在这一两年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带来的创新。这些细小的变化,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实惠。另外,我们也发现,今年展厅的科技感更强了,科技成果很丰富,比如机器人、翻译机、量子通信等。包括今年腾讯展出的项目,基本上都跟前沿技术有关,比如AI和VR。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过去一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的经济活动。全球主要的科技与互联网公司都站在这个风口上,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仅仅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们看到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里面,有七家是科技公司,这七家里面又有五家是互联网公司。但是,当外界掌声越热烈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清醒地看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分享对责任的理解:
第一是创新。我们今年提出,腾讯要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与文化公司,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新产品的迭代速度都是以月、甚至以天为单位的,大公司也需要非常快速和敏捷地迭代。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面前,新科技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机会。过去,中国企业主要扮演新技术的跟随者,但今天我们需要成为新技术的驱动者和贡献者,与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协同发展。如我们通过腾讯云将最新的技术开放给企业;通过内容开放平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未来,更多的科技与文化产品,将通过数字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过去一年,腾讯在新技术领域加码投入,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成立了公司级的AILab,并在美国西雅图设立首个海外实验室。例如,大家在展厅看到的腾讯觅影项目,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医学影像AI产品。医院,做了CT、MRI检查之后,基本上是依靠医生的个人经验来看片子,现在我们可以利用AI和大数据的能力,让机器筛查和分析医学影像,来辅助诊断。目前我们在食管癌、糖尿病、肺癌等领域,已经有非常好的研究成果。其中,食管癌筛查的准确率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筛查手段。医院进行合作。
第二是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融合而不是替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帮助线上线下打通成为一体。过去我们说,互联网公司要尽力解决个人用户的“痛点”。未来,数字经济要求我们互联网公司给各行各业赋能,解决传统企业的“痛点”。我们需要通过智慧连接,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让各行各业最终能够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尤其在制造业这个主战场,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先进制造”,不断推动软件、硬件和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制造。这种赋能和创新,目前全球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我们所有互联网企业与各行各业一起合作,以开放分享的态度来探索和尝试。
举个例子,最近我们与各地公共交通部门一起合作,推出了乘车码。目前已经在合肥、广州、重庆等全国12个城市落地。用户通过手机里的小程序生成,就可以省下排队买票的时间,直接在闸机前扫码通过,去乘坐公交或地铁。即便在离线状态下,乘车码也能实现0.2秒左右的响应。这个创新还能帮助交通部门,将来实现乘客实名化等应用,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出行安全,都很有意义。
第三个是治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正在从“多用户”平台,变成“全用户”平台,它像水电设施一样,成为今天人类社会所有个人和组织的基本需求,这对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模式、组织形态和企业责任等都将提出新的要求。我们注意到,习大大特别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强调,希望为全球互联网的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向世界呈现“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目前这个“命运共同体”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涉及法律、道德、技术、文化等方方面面,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或组织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完全解决和应对,需要各国政府、行业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各界一起探索,进行共建、共治。去年我在这里特别提到了,在信息安全、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等领域,我们也正在摸索的“共治模式”。今年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我们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帮助家长来了解和监护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行为。目前,这个平台已经覆盖了腾讯旗下多款游戏产品,这些举措在整个行业里都属于首创。互联网企业、家长和教育机构一起努力,才能取得好的共治成效。
总之,我相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赖于社会各方的共建与共治。我希望,腾讯能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成为“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的组成部分,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和共治,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
李彦宏演讲全文:AI堪比工业革命
大家好,非常高兴时隔一年又来到了乌镇,前面几位嘉宾的讲话都没有PPT,我觉得要是有干货的话,还是PPT讲得清楚。(笑)
所以,请大家先看一张图。这张图是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网民的成长速度和中国GDP成长速度的比较图。我们看到,十年前中国互联网网民成长在50%以上,到今天其实到了6%左右。事实上,过去的四年,中国互联网网民的成长速度都已经慢于中国GDP的成长速度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没有了。所以去年我在这里说“无线(移动)互联网已经结束了”,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很多人讲,没有结束、只是进入了下半场。今年我看到,原来讲“下半场”的人都开始讲人工智能了,所以我的下一页PPT也给大家讲一讲人工智能。
网民红利没有了,但是成长的动力还有。这个动力是什么呢?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今天处在一个发展非常早期的阶段,非常像十几年前的中国互联网的成长。对于中国互联网十几年前的成长,我以前也讲过一个观点,当时它的成长动力有三个,第一,网民人数的高速成长,大家刚才看到最初一年有50%的增长速度。第二,上网时间的不断增加,过去大家每个人每天上网几分钟,后来变成十几分钟,现在可能会有好几个小时,每个人上网的时间也在不断的增加。第三,就是网上的信息量在不断增加。所以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包括世界互联网,其增长动力有三个:网民人数的增加,上网时间的增加,以及网上信息量的增加,这些都在推动互联网不断的、快速的繁荣。
刚才大家看到,人口红利没有了之后,我们发现有技术红利,也就是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当中不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讲其实有三个成长的动力、drivingforces。第一个是算法,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的算法在过去几年迅速发展,不断的有各种各样的创新,深度学习,DNN、RNN、CNN到GAN……不停地有新的发明创造出来。
第二个是算力,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光疗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