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份沉重的数据报告:全球癌症发病情况统计数据以及中国癌症发病数据情况。

全球癌症新发万例,死亡万例

年全球有万癌症新发病例和万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龄段、性别,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在内的所有癌症发病比例的推算数据)。

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万新增癌症病例及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新增病例数占.4万例、死亡病例数占.6万例。这一组数据也就意味着:

全球每新增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

全球每死亡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占将近24个。平均每天都有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在这样一份沉重的数据报告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寒而栗的。医院的同事感叹说,未来几十年,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可能都要有一位肿瘤患者。这似乎并非危言耸听,医院以及我们从未间断入群的病友讨论群,都无声地印证这样的高发率。在不断提升“治”之水平外,肿瘤的早筛也是减少发病死亡的大众防癌科普重点。在早筛话题上,小编提及两点。

一、了解男性女性高发癌症及高发年龄,适龄体检。

中国癌症发生类别

男性以肺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癌症为主。女性以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为主。

而针对这几种癌症,美国癌症学会已经制定了依据性较强的癌症筛查指南:

肺癌

当前或过去吸烟者,年龄在55~74岁,身体健康,至少有30包-年的吸烟史[每天吸烟量(包)×年数(年)≥30]

检查措施:低剂量螺旋CT

具体建议:

符合以下条件的成年人应每年筛查:

当前吸烟或戒烟年数不到15年;

至少有30包-年吸烟史;

如果当前吸烟,应接受循证戒烟咨询;

经过知情/共同决策,其中包括低剂量CT筛查潜在益处、局限性和危害的相关信息;

可以在进行过大量检查的高质量肺癌筛查和治疗中心接受筛查。

乳腺癌

40~54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乳腺X线检查

具体建议:

从45岁开始,女性应定期接受乳腺X线筛查;

45~54岁的女性应每年进行筛查;

40~44岁的女性可以开始每年筛查。

年龄≥55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乳腺X线检查

具体建议:

年龄≥55岁的妇女应转为两年一次筛查,也可继续每年筛查;

女性只要整体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为10年或更长,就应继续进行乳腺X线检查。

宫颈癌

21~29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巴氏试验

具体建议:

宫颈癌筛查应从21岁开始;

对于21~29岁的女性,应每3年进行一次常规或液基巴氏试验筛查。

30~65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巴氏试验和HPVDNA检测

具体建议:

对于30~65岁的女性,应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加巴氏试验作为筛查(首选),或每3年进行一次巴氏试验(可接受)。

年龄>65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巴氏试验和HPVDNA检测

具体建议:

年龄>65岁的女性,在最近10年内巴氏试验连续≥3次阴性,或HPV检测连续≥2次阴性,最近一次检测发生在最近5年内,应停止宫颈癌筛查。

已接受过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

具体建议:已接受过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不需要接受宫颈癌筛查。

结直肠癌

年龄在45~7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

检查措施: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每年];

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HSgFOBT)[每年];

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mt-sDNA)[每3年];

或结肠镜检查[每10年];

或CT结肠成像(CTC)[每5年];

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FS)[每5年]

具体建议:

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应根据患者的偏好和检测的可及性进行定期筛查,包括高灵敏度粪便检测或结直肠结构(视觉)检查。

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这应作为筛查过程的一部分。

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76~85岁的男性和女性

具体建议:

应根据患者的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史,进行个体化的筛查决策。

如果决定继续筛查,可按上述筛查方案进行。

年龄>85岁的男性和女性

具体建议:不建议继续进行筛查。

子宫内膜癌

绝经期女性

具体建议:应向绝经期女性告知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和症状,并强烈建议这些女性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意外出血,即使是少量的点状出血。

前列腺癌

男性,年龄≥50岁

检查措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PSA),同时进行或不进行直肠指检(DRE)

具体建议:对于预期寿命≥10年的男性,应该有机会在获得前列腺癌筛查潜在益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相关信息后,与医务人员一起就是否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做出知情的决策;前列腺癌的筛查必须在患者充分知晓利弊的情况下进行。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这里面除了肺癌以外,咱们中国人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肝癌和胃癌怎么没有呢?别急,我们也找到了中国专家针对肝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这些“中国特色”癌症制定的筛查指南,现介绍如下。

肝癌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检查措施: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

具体建议:建议上述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胃癌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检查措施: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最终确诊需要病理证实。

具体建议:建议推荐的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如下图。

图片来源: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食管癌

符合下列①和②~⑥中任一项者应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①年龄40岁;

②来自食管癌高发区;

③有上消化道症状;

④有食管癌家族史;

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⑥具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检查措施: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

具体建议:早期食管癌内镜筛查流程见下图。

图片来源: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鼻咽癌:

基于我国鼻咽癌高发现场的研究,鼻咽癌筛查采用基本信息调查、头颈部检查与抗EB病毒抗体检测联合筛查高危人群的方案。

二、警惕遗传性癌症,避免家族肿瘤高发悲剧

10%的肿瘤是遗传性的

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基因)相互作用所致。个人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决定了个人的肿瘤易感性(susceptibility)。遗传性肿瘤大约占到全部肿瘤病例的5~10%,环境因素导致的肿瘤占90~95%(其中饮食约占30~35%,感染占15~20%,肥胖占10~20%,其它占10~15%)

两种机制会导致某些个体对肿瘤易感:

高外显率的遗传基因变异:常发生于癌变通路的关键基因如抑癌基因,且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此类变异一旦发生,个体有较高罹患某一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可能。此类基因变异一旦检测到需要引起高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