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淋巴瘤,既不要过分恐惧,担心、害怕,也不能因为部分类型淋巴瘤的预后较好而掉以轻心。
你知道吗?其实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据调查,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率每年都在持续增长,除了医护、家属,还有很多病友和我们一样,都在同病魔抗击,在临床工作中,抗癌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淋巴瘤是化疗、放疗最敏感的肿瘤之一,是自体干细胞移植效果最好的肿瘤之一,同时也是疗效最好,最有可能被治愈的肿瘤之一!
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呈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状结构。
淋巴系统由淋巴组织、淋巴管道及淋巴液组成,其中淋巴组织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作为人类健康卫士,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清洁有序,对外抵御细菌、病毒侵犯,对内清扫坏死衰老的细胞。
当外界细菌进入人体时,机体可出现炎症,首先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如喉咙发炎,继而可引起颌下淋巴结肿大,此时患者需通过抗炎治疗来缓解症状。
而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指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淋巴细胞受到内在或外在因素刺激后,出现了某些遗传学上的改变,从而导致其无限制生长。
这就非常可怕了,相当于这些细胞成了叛军,还会随着淋巴系统全身到处跑,并积聚于淋巴结、淋巴组织器官,血液或其他非淋巴组织器官中形成肿瘤。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其恶性程度差别很大,大致上可分为:惰性、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事实上,淋巴瘤分型非常多,迄今为止还在增加。
淋巴瘤临床分期
目前医学界通常会按照AnnArbor在年提出的临床分期方案,将淋巴瘤分成I-Ⅳ期:
I期:病变仅限于1个淋巴结区(I)或淋巴结外的一个器官局部受到病变累及(IE)
II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上侧或者下侧)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II),或病变局限性地侵犯淋巴结以外的器官及横膈同侧1个以上淋巴结区(IIE)
Ⅲ期:横膈上下均出现淋巴结病变(Ⅲ)。可伴随有脾脏累及(ⅢS)、淋巴结以外的器官局限受到病变累及(IIIE),或脾脏与局限性的淋巴结以外器官受到病变累及(IIISE)
IV期:1个或多个淋巴结以外的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的侵犯,伴随有或不伴随有淋巴结的肿大,肝或骨髓只要受到病变累及均属Ⅳ期
*横膈:是胸部和腹部之间,一块向上膨隆的薄的横纹肌,它封闭胸廓下口,成为胸腔的底部和腹腔的顶部。横膈的上侧即胸腔,下侧即腹腔、盆腔。
目前尚未完全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较为公认的是某些感染因素(如EB病毒)、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老龄化等。
淋巴瘤的原发部位既可在淋巴结内,也可在淋巴结外的组织。总的来说,可从局部表现、全身症状和结外病变这三方面来发现病症。
局部表现:无痛性、渐进性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为多发,其次为腋下,再次为腹股沟,深部淋巴结肿大以纵膈,腹膜后为多见。由于淋巴瘤细胞侵犯部位及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
全身症状(B症状):发热(体温高于38℃,连续3天),体重减轻(在6个月内减少10%以上),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
结外病变特点: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从而引起相应症状,如肝脾浸润引起肝脾肿大、疼痛,胃肠道浸润引起腹痛、腹块、肠梗阻和出血,鼻咽部浸润引起鼻塞等。
如何通过自查来警惕淋巴瘤?
快速、进行性淋巴肿大,需要引起重视。自查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有时能触及到小淋巴结,这很常见。体检B超有时也会报告淋巴结肿大,这并不意味着患了淋巴瘤,可以留意观察,如果进行性增大,就应该引起重视。
淋巴结一般无触痛。口咽感染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是这种淋巴结往往质地偏软,可有触痛。肿瘤性的淋巴结肿大,除了进行性的增大以外,往往没有触痛。
质地硬,需要引起重视。一般来说良性的淋巴肿大触诊较软,类似用手指触摸嘴唇的感觉,而实体的肿瘤,比如说胃癌、肺癌等转移至淋巴结,淋巴结质地是硬的,摸上去如同触摸自己额头的感觉。
*这些仅为临床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不能据此确定诊断。
疑似淋巴瘤,下一步怎么做?
首先医生会检查全身各个部位表浅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不论体表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医生都会例行做这个检查。
如果表浅的淋巴结有肿大,医生会先看淋巴结肿大部位的皮肤是否隆起,皮肤颜色有没有变化,有没有皮疹、瘢痕、瘘管等,然后通过滑动并拢的示指、中指和环指,来判断表浅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光滑度,与淋巴结旁边的组织是否有粘连,是否容易碰到以及有没有压痛。
当怀疑淋巴瘤时,通常会建议您做血液检查和骨髓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是B超、CT及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CT)检查,对于分期、评估疗效及预后非常重要。
医生还会选取较大的淋巴结,完整地从体内取出来,做成切片,经过染色后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淋巴瘤的金标准。
淋巴瘤出院后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1.淋巴瘤患者出院后需坚持服药
淋巴瘤的治疗是长期的,尽管在手术切除和综合治疗后病情极大缓解,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停用任何药物以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2.坚持长期随访
完成所有治疗后处于缓解期(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一次;3年以上每年一次(不同亚型淋巴瘤随访时间可能不同,谨遵医嘱,医院或负责的医生处复查;医院有专门的淋巴瘤随访门诊,也可以去那里复查)。
*复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心电图、腹部B超、心脏彩超、胸部CT、PET/CT等。
淋巴瘤的治疗是长期的,淋巴瘤治疗后无瘤生存5年者仍有远期复发风险。淋巴瘤长期治愈后并发第二肿瘤的危险性仍然存在,通过随访,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远期疗效。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合理的饮食
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荤素搭配、酸碱平衡、色香味调配,不偏食,少食多餐,减少红肉摄入,限制加工肉类摄入,选择低脂乳制品,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选用坚果或橄榄油,经常食用全谷物食物,限制添加糖摄入。
5.适量的运动
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
运动量不宜过大;
注意运动方式应多元化:散步、太极、瑜伽等。
6.乐观的心态
要有治愈的信心;
坦然面对常见不良反应与疾病反复;
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沟通。
关于淋巴瘤的4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认知不够,过度恐惧
许多年轻朋友对淋巴瘤了解不够,发现淋巴结肿大,就怀疑自己已经患有淋巴瘤。一来寝食难安担惊受怕,医院挂号检查造成资源浪费。需了解,淋巴系统是一个免疫系统,简单的口腔溃疡、咽炎等,都有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重视自身健康症状可取,但切莫自行判断,所有症状一概而论。
误区二:重视不够,延误病情
需提醒广大朋友,若发现常规体检中,血常规的白细胞高、淋巴细胞比例高,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有淋巴系统方面的问题。
误区三:淋巴瘤是不治之症
患了淋巴瘤并非人生被宣判了“死刑”,淋巴瘤的某些类型是可以治愈的。比如霍奇金淋巴瘤,5年生存率能达到80%-90%。如果是年轻人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类型较好、分期较早,一旦治愈,完全能重回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一定财富。
误区四:淋巴瘤患者完全不可生育
针对这一问题,科室专家也会根据患者情况给出相应建议。若年轻女性或男性,诊断时病情较轻、进展较缓,基于先进的生殖医学技术,可根据相关规定在治疗前进行冷冻卵子或精子,也有女性在治愈之后,自然生育健康孩子的案例。当然,是否可行,还要因人而异,建议所有淋巴瘤治愈者,备孕前要在专业医生处进行详细检查与问询。
01
食管癌是穷人的癌症?食管癌发病都有哪些症状?
02
乳腺癌康复路上最忌讳的四种行为,你都了解吗?
03
为什么胰腺癌被称为“万癌之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