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性格,决定科室的文化。这是一个德艺双馨的和谐团队,他们用服务感动患者,用技术折服病人。近年来,科室在开展常规镜下治疗的同时,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为广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科室的住院人数和门诊人数也有了新的突破。

开拓创新STER技术成就患者无疤人生

只需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在食管表层开窗后,沿食管夹层开辟一条“隧道”,在内镜直视下一次性完整剥除粘膜下肿瘤,无外伤、无穿孔、无气胸。这是一场近乎完美的手术,消化内科副主任毕小刚,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成功完成了我市第一例经胃镜隧道法食道粘膜下肿物挖除术(STER术),患者住院仅一周就康复出院。这标志着消化内科在内镜诊疗技术上又取得了新进步。

今年5月,患者谢先生因腹胀,医院消化内科做超声内镜检查,确定为食道黏膜下隆起,但性质不明。考虑到患者粘膜下的肿物大而深,如果采用传统开刀切除,不仅费用高、痛苦多,而且可能出现食管穿孔、出血、气胸等,如果为恶性肿瘤,还需追加外科手术。经科室讨论,最终采用一项新技术—STER术为患者手术。毕小刚副主任介绍说,该项技术不仅能一次性完整剥离肿瘤,同时可保持消化道的完整性,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该院消化内科在多项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促进了科室新技术的发展。年5月,在自贡及川南地区率先开展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消化道黏膜下位置较深的肿瘤不再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而是利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去年又在全市率先开展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驰缓症,通过在内镜下建立人工隧道,进行肌切开的微创新技术,为广大贲门失驰缓症带来了福音,免受开刀的痛苦。

精诚合作首开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

今年6月,该院消化内科首次为一肝功能异常待诊患者施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获得成功。这一技术的成功运用,为肝病的诊断治疗从病理水平上提供了更为安全快捷、更为准确的方式。

患者周女士因吃不下东西、全身无力、腹胀达到该院就诊。通过化验检查,患者转氨酶、黄疸等指标明显增高,经医生初步检查患者肝功能异常待诊,但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经过会诊讨论,决定为其进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手术在沈鹏臻主任医师指导下,由张艳副主任医师、陈爽主治医师联合超声科杨荣副主任医师在超声引导下避开肝内较大血管、胆道等管道,选择最佳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仅1分钟完成全部穿刺活检术。通过对取出组织的检测,病理报告确诊该患者为“药物性肝炎”,为下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

陈爽医师介绍说,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作为一种安全的介入诊断方法,可为肝脏弥漫性病变的分期分型及占位性病变的病理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对于其他传染病未明确诊断者、原因未明的肝肿大者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可达到快速明确诊断的目的。临床应用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诊断率高、费用低等优点并能迅速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结果,是国际公认的不明原因肝脏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

持之以恒努力打造一流科室

一系列新技术的开展,来源于消化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追求。自年细分专业以来,消化内科在主任沈鹏臻、副主任毕小刚的带领下,以技术创新推动科室发展,把新技术新业务与临床运用紧密结合,使科室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科室开展的内镜下安置空肠营养管、食道扩张和食道支架置入术已成规模,食道静脉曲张结扎术、胃底静脉曲张粘合剂注射术在自贡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消化内科拥有独立病房区、消化门诊区、消化内镜中心、消化科实验室4个区域。科室年门诊人次达2.5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次达余人次,年胃镜检查、治疗人次达1.4万余人次。消化内镜中心目前拥有日本olympus-电子胃镜、肠镜、电子内镜工作站、胶囊内镜、无创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年年底引进的智能胶囊内镜检查设备,以简单、无创伤的检查方式,使病人胃肠道检查不再有痛苦,轻松消除病灶盲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转自《自贡晚报》.6.29









































白癜风的专科专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