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辛苦了一天

回家吃顿热腾腾的饭菜

是最温情惬意的时刻

但是

对于46岁的植先生来说

吃饭甚至是喝汤

都曾经是一件痛苦的事

这是咋回事呢

早茶吃只虾饺

堵在食道8天

  植先生说,大概一年多前,他就发现自己吃点东西就会堵得慌,“我能感觉到吃下去的食物就在胸口,常常是过了好久,听到食物‘咚’的一声掉下去了,才能接着再吃”。为此,他常常只能喝稀饭。

  一个月前,这个怪病更加严重了。那天,植先生和几个朋友去一家酒店喝早茶,他刚吃完一个虾饺,就感觉食道被堵住了,本以为过一会就会自己下去,谁知等了几个小时还是堵着。

  就这样堵了8天,在这8天里他都只能喝点糖水,其他东西什么也吃不了。“最后,实现没办法了,医院来了,看医生有没有办法”植先生说,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想过,自己这个怪病还有办法治。

食道戴了“紧箍咒”

这病很少见

  因为不能敞开了吃东西,这两年来,植先生瘦了差不多20斤。医院,经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必要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后,消化内科副主任陈桂权判断:植先生罹患的疾病为“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少见病,发病率约1/10万,近年来有逐年上升趋势。

  陈桂权解释,如果形象的说,那就是:植先生的食道从嘴开始是比较宽敞的,但到贲门处,食道明显变狭窄了,跟戴了“紧箍咒”一样。这势必就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

  对植先生进行胃镜检查,陈桂权用胃镜将堵在食道的虾饺推进了胃,堵了植先生8天的虾饺终于被他自己消化了。而胃镜越过虾饺后发现,植先生的贲门果然存在痉挛、狭窄的情况,胃镜通过明显有阻力。

  虾饺推下去了,暂时缓解了植先生堵得慌的病痛,但这只是暂时的,如果食道变窄的问题不解决,稍微大一点的食物还是可能堵得他再也无法进食。

胃镜下削薄肌肉

食道重变通畅

  陈桂权说,既往处理这种疾病常规消化内镜技术为球囊扩张术,它的缺点在于有导致食管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等风险,且容易复发,而且费用相对也较高。而隧道内镜手术——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它具有创伤小、无皮肤切口、花费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但在此之前,医院还没有做过这种手术。

  通俗的说,POEM手术就是在胃镜下将食道狭窄处肠壁下的肌肉削薄,这样一来,食道自然就又宽大通畅了。为保障患者的最大利益,陈桂权和同事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风险防治预案;又与植先生及家属充分术前谈话,告知手术风险及替代方案;最终决定,为植先生实施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一切准备妥当:在广医院消化内科陈科全教授指导、疼痛科李知平主任麻醉保驾护航下,患者在消化内镜中心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医生在厚度只有4mm的食管中段建立隧道入口、在厚度只有1.5mm的粘膜下层往远侧经贲门至胃底建立了10cm长的内镜隧道,在贲门附近把固有肌层全层切开约7cm。整个手术耗时60分钟,非常成功。

  术后,植先生仅有短暂性的轻微胸痛,术后第2天喝水,第3天全流饮食,第5天半流饮食随后,医生为其复查钡餐贲门狭窄情况,已经完全缓解,第7天他就出院了。

医生付出越大

病人受益越大

  隧道内镜技术,是指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建立的位于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一条通道,通过该通道对黏膜层侧、固有肌层侧以及穿过固有肌层到消化管腔外组织进行诊疗的内镜技术。

  隧道技术应用包括:对黏膜层疾病的治疗,如食管大面积或环周型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切除等;对固有肌层的治疗,如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或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对腔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纵膈或腹腔淋巴结切除,良性肿瘤切除等。

  其中POEM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它不仅大大克服了传统治疗的疗效不确定性,而且病人无需开胸剖腹,全部手术过程均在无痛状态下通过胃镜进行操作,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消化内镜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已达到‘无孔不入、无孔造孔而入’的水平。而在毫米级厚度的食管壁进行开窗操作的POEM,对内镜手术医生的心理、技术要求更高。但医生付出越大,病人受益就越大。”陈桂权说。

健康东莞

赞赏

长按







































中医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