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现代社会中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基本概念为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表面常有完整包膜,除局部症状外较少有全身症状,不向周围组织浸润也不向全身转移,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对机体危害较小,如脂肪瘤、血管瘤、腺瘤、囊肿等。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生长时常向周围组织浸润,表面无包膜,常有全身转移,病理检查可见不典型核分裂,除局部症状外,全身症状明显,晚期病人多出现恶病质,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对机体危害大,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西医对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放疗、化疗、手术,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此时,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方面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合并放化疗的减毒作用中医药能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影响心、肝、肾功能,放疗也有上述不良反应,且本身可造成明显放射线损伤。中医认为这是化疗药物损伤人体气血、精津、五脏六腑功能所致,主要导致脾肾亏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肾主骨生髓藏精,且精血是互相化生的,精足则神旺,精亏则神衰。临床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全血细胞均减少,并常伴乏力、头晕、心悸、失眠、纳差、腰膝酸软等脾肾亏虚症状,应用健脾补肾、补气养血、养阴清热的中药可以减轻和改善这些不良反应。2.肿瘤术后应用中药可以减少复发和转移术后辅助中药治疗,可减少肿瘤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如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类中药抗肿瘤作用明显,毒副作用小。实际上中医辨证用药精华是调节人体的内环境,它所起的是多部位、多靶点的作用。
3.中药预防肿瘤的作用中医认为肿瘤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基础上,六淫邪毒入侵,并与气、痰、湿、瘀、热等搏结积聚而成,其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通过中药扶正培本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免疫,从而起到预防肿瘤发生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如食管上皮重度增生应用六味地黄丸后食管上皮重度增生好转,食管癌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又如持续的低度甲胎蛋白升高者,应用健脾理气药物后,甲胎蛋白转为正常,而肝癌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肿瘤的预后一般较差,但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运用中医药的理论进行辩证论治,并在肿瘤的不同阶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进一步总结。
畅心斋国医馆名医坐诊,有多位长期从事癌症治疗的名老中医坐诊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