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重点学科,医院开展了胃肠镜下一系列的胃肠疾病的诊疗,其中内镜下食道双支架置入术填补了本县医疗空白技术。近日,消化内科陈丽萍主任完成了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电切及贲门隆起灶套切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县级医疗单位消化内科的技术水平,这是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具体具现。

案例1

患者女54岁兴国永丰乡人。因“腹痛、腹胀20余天”入院。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以上腹部隐痛为主,饥饿时症状明显,无转移痛及其他部位放射痛,伴饱胀感,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偶有头晕,无头痛,无胸闷、胸痛。起病后在当地卫生院及诊所就诊(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初步诊断: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胃体息肉3.食管下段乳头状瘤4.食管黏膜下隆起灶。于11月6日在无痛内镜下行食管下段乳头状瘤高频电切术+食管息肉、胃体息肉高频电凝术,经治后康复出院。

案例2

男30岁患者因“反复腹痛1年余”入院。患者于1年余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闷胀痛,疼痛发作无时间规律性,无明显加重及缓解因素,无放射痛及转移痛,伴有反酸、恶心,无呕吐,无腹泻、解黑便,无胸闷、胸痛,曾在我院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反流性食管炎(B级)”,今上诉症状再发,门诊复查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贲门息肉样隆起”,为系统治疗收住入院。因病情手术风险大,容易大出血,因此安排病人于-11-09在无痛内镜下进行贲门息肉样隆起套切术,以便减小大出血的风险。

据陈丽萍主任介绍,所有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灶最好能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灶性质及侵犯深度,医院受条件所限,对一些较小的黏膜下良性肿瘤(潜在恶变可能)可肉眼大致判断其起源部位,若起源于黏膜下层,可直接先行内镜下手术切除,再送病理活检明确其性质,这样一方面既省去了不必要的检查,也替患者节省了费用。这次的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电切及贲门息肉样隆起灶套切术的临床开展也为兴国二院消化内科的内镜诊疗的经验积累打下扎实基础。

用心服务从一开始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北京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