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是位于脖子中间的一个酷似蝴蝶的器官,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人体发动机”。这些年来,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日渐困扰国人,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不过,甲状腺癌属于一种相对“懒惰”的肿瘤,俗称“懒癌”,意思是它的发生发展比较缓慢,生存率相对较高。在最近两年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基本是以30%的速度在上升,增幅排名第一,大部分为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这个字眼仍然令人恐惧!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高发的年轻女性为此恐惧悲伤!
最近一个由来自不同国家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认为需要对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了重新分类。这类肿瘤此前被认定为癌症,但实际上它根本就不是癌症,大家根本不必担心!
基于这个结论,国际专家团队降低了对其进行危险评级,成千上万的病人因此“免除过度治疗”。他们无需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和使用放射性碘进行治疗,也不需要医院接受检查。上述这些医疗措施都是为了保护病人,使他们免受这类其实根本不具有威胁的肿瘤的侵害。
本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JAMAOncology杂志。据悉美国每年新增大约名甲状腺癌症患者,其中有大约人属于“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些人一直建议对一些其他类型的癌症进行重新分类,比如某些生长在乳腺和前列腺内的病灶。
这种被重新归类划分的肿瘤称为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内的一种小肿块,它被周围的纤维囊完全包裹起来。这种肿块的细胞核看起来很像癌症的核心组织,但是组织本身却没有脱离周围囊状包裹。国际专家团队表示,此前医生会对患者实施手术以切除整个甲状腺,接下来对患者使用放射性碘进行治疗。而在目前们看来,上述医疗措施不仅不必要,而且对患者身体有害。为了避免过去的误导,对“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encapsulatedfollicularvariantof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进行重新命名,现在它的名字则是“带有乳头状细胞核特征的非扩散式滤泡型甲状腺肿瘤”(noninvasivefollicularthyroidneoplasmwithpapillary-likenuclearfeatures,NIFTP)可以看出,新名字中不再含有“癌”这个字眼,而用瘤来代替,减少人们的恐惧感,同时,也更为贴切合理。
而且通过核素得分进行诊断,也能对NIFTP能进行准确诊断,敏感性达到98.6%(95%CI,96.3%-99.4%),特异性也达到90.1%(95%CI,86.0%-93.1%),总的精确度为94.3%(95%CI,92.1%-96.0%).
图片版权:YuriNikiforov
实际上,很多癌症专家表示,早就应该对NIFTP进行重新分类了。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呼吁降低对某些疾病的危险评级(比如乳腺、肺部和前列腺内的病变),并且提出要把“癌症”这个词从这些疾病的名字中剔除出去。年,人们对一种处于发病早期阶段的泌尿系统肿瘤进行了重新命名。两年前,人们又对处于发病早期阶段的卵巢病变和宫颈病变进行了重新命名。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愿意冒险,尝试对其他肿瘤进行研究和再分类。直到今天,这群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甲状腺专家扛起了变革的大旗。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CancerSociety)的首席医疗官OtisBrawley教授表示,此前对肿瘤的重命名实际上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人们将乳腺内尚未癌变的小肿块称为“初始阶段癌症”(stagezerocancer),将体积很小的早期前列腺病变称为“癌性肿瘤”(canceroustumors)。与此同时,超声波、核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等技术帮助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这类体积微小的“癌症”。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人们将甲状腺结节也认定为“癌症”。这也客观上增加了“甲状腺癌”的发生率。
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ThyroidAssociation)会长C.Morris教授,也是梅奥诊所(MayoClinic)主任医师,他说:“如果一种疾病不是癌症,那我们就不要称之为癌症。”而且,Morris没有参与对NIFTP重新命名的过程,他本人并不是这一专家团队的成员。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癌症预防部门的主管BarnettS.Kramer教授表示:“我们对很多疾病的叫法与我们对癌症生物学特性的了解有所出入和矛盾,而现在人们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