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眼球
[适应症]
1.眼球、眼轴测量。
2.视网膜有无脱离。
3.眼内异物。
4.眼内占位性病变。
5.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
[检查方法]
1.仪器条件选用7.5~15MHz高频线阵探头。
2.体位采取仰卧位。
3.方法轻闭双眼,直接在眼皮上进行检查。先行纵切,然后行横切扫查,检查中,嘱患者上、下、左、右转动眼球,以利于全面观察。
[检查内容]
1.测量双眼眼轴轴径(左右眼对比)。
2.眼底有无分离(视网膜脱离)。
3.眼内有无异常回声(眼内异物)。
4.眼内有无囊性或实性占位。
5.球后有无囊性或实性占位。
[注意事项]
1.嘱患者轻闭双眼,探头应轻放在眼皮上进行探测,一面使眼球变形,影响检查效果。
2.在玻璃体浑浊,眼底不能看清楚时,超声穿透力不受影响。
3.眼球各方向转动,可发现边缘异常病变。
4.双眼对比检查,有利于发现患眼病变。
5.眼内异物5mm和时,超声可能不能显示。
第二节甲状腺
[适应症]
1.甲状腺肿答或萎缩。
2.鉴别甲状腺囊性或实性结节。
3.鉴别单发或多发结节。
4.协助临床鉴别良性或恶性结节。
[检查方法]
1.仪器条件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
2.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肩部垫一枕头,头稍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及侧方。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可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3.方法
(1)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2)右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
(3)峡部横切面(包括左、右叶)测量峡部前后径。
(4)左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5)左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
[检查内容]
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正常参考值:长径4.0~.5px,横径2.0~62.5px,前后径1.0~37.5px,峡部前后径10px)。
2.甲状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
3.甲状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
4.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微粒样钙化。
5.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6.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
[注意事项]
1.如颈部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是否来自同侧甲状腺病变。
2.甲状腺峡部上方囊肿,应考虑甲状腺舌管囊肿,颈侧方囊肿应考虑来自鳃裂囊肿。
第三节乳腺
[适应症]
1.乳腺脓肿。
2.超声引导下乳腺囊性、实性肿块抽吸、活检。
3.孕妇、哺乳期及年轻妇女乳腺检查。
4.评价临床可触及但X线摄影术阴性的肿块。
5.评价X线摄影术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6.鉴别乳腺的囊性与实性物理性质。
7.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性与恶性。
8.男性有乳腺肿块者。
[检查方法]
1.仪器条件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若肿块位置很表浅,需提高探头频率或使用水囊衬垫;而5MHz的探头对于深部较大的占位、硅胶充填物等闲室较好。
2.体位一般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检查乳腺外侧象限时,可采半侧卧位。
3.方法由于乳腺体范围较大,每位检查者应按固定程序进行扫查,以免遗漏。有以下两种方法供参考:①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顺序,以乳头为中心向外行辐射状扫查;②按先横切后纵切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一切面扫查。总之,变换扫查位置时应与已扫查切面有部分重叠,每一次扫查都应达到乳腺周围脂肪组织为止。
[检查内容]
1.导管、小叶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
2.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是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的部位更应仔细扫查。
3.每一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如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是否光滑或有否“蟹足样”改变,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
4.如有彩色多普勒应观察每一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
5.对于发现的任何病变均需进行前后径和横径测量。
[注意事项]
1.检查乳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的显示。
2.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乳房悬韧带)等是否有病变,特别是周围脂肪伸入腺体层内,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仔细加以鉴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