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进食后哽噎感6个月”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哽噎感,进食干硬、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来院就诊行胃镜检查提示胃食管连接部见4.0cmX3.5cm巨大隆起性病变,质地软,触之有波动感。高位倒转见隆起性病变延伸至贲门下(图4-5-1)。内镜诊断考虑为黏膜下囊肿可能大。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二十余年,每年发作,活动受限,伴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初步诊断

胃食管连接部肌壁间囊肿。

内镜治疗器械

ESD治疗器械。

治疗过程

术后处理和随访

术后4小时进食流质、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等迟发性出血症状。患者术后恢复好,无特殊不适,术后禁食哽噎感缓解,随访至今6个月,无复发。

术后诊断

胃食管连接部肌壁间囊肿。

专家点评

食管囊肿是较少见的食管良性肿物,是胚胎期的残余组织。因其形态类似良性肿瘤,一般将其列入食管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食管平滑肌瘤居第二位。食管囊肿发病原因仍不清楚,有多种假说,多数认为食管囊肿可能源于人胚前肠的异位细胞并认为是纵膈肠源性囊肿的一种变异。成人中常见的囊肿呈椭圆形,内含黏液或棕色浆液性液体。位于食管壁内的囊肿为扩开的肌纤维所覆盖,不与肌层或黏膜紧密相连。囊肿一般为5~10cm,但在婴儿中可见有体积巨大的囊肿。囊内壁最多见的是假复层柱状胃黏膜上皮,其次为鳞状上皮。

食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大小、结构、范围以及囊肿内壁上皮细胞类型。成人食管囊肿常无症状。如果囊肿逐渐增大并压迫气官或支气管,病人可有气管梗阻的表现,有的病人同时有食管梗阻症状。气道梗阻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及喘息,有的病人表现为发作性窒息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食管梗阻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恶心、呕吐、消瘦和胸痛。剧烈的胸痛多提示囊肿内发生出血。一旦囊肿内发生感染,上述症状会加重或其性质发生改变。

X线拍片所见与平滑肌瘤相似,表现为光滑的充盈缺损,但在坝剂造影时表现为有正常黏膜的充盈缺损,其上下缘与正常食管之间常形成钝角斜坡,不似平滑肌瘤与食管的阴影呈锐角。计算机断层成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能显示病变的囊性性质。食管囊肿内镜检查的最重要的表现是,突出食管腔的病变表面的食管黏膜完整无损,色泽正常。同时,通过内镜检查,可以证实病变表面的食管黏膜有无溃疡形成,也可以排除恶性病变。年Bhutani和其他作者报道食管超声内镜检查对食管囊肿的诊断有意义,可以显示囊肿的大小及其组织层次,而且根据其超声结构可以准确地与其他食管黏膜下肿瘤相鉴别。

治疗取决于病变的大小、结构和压迫症状。有症状或巨大食管囊肿应予以手术摘除。近年来,内镜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可选择内镜下囊肿开窗引流手术,以缓解食管囊肿引起的压迫症状。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