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快速康复快乐行走

——上海援疆完成英吉沙县首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近日,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团医院为一名当地患者会诊治疗,完成英吉沙县首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此患者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十余年,膝关节严重内翻畸形,伸直受限10°,屈曲角度不足90°,站立行走疼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医院骨科谢涛主任邀请,上海援疆专家彭晓春和骨科牟洪主任在手术前一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制定术前的准备计划和手术方案。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所有外科手术中无菌要求最苛刻(百级层流),且疼痛分级最高(10级)的手术,任何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关节感染,疼痛管理缺失也会显著影响术后康复。彭晓春主任医院的实际情况部署了改良方案,制定了围手术期无菌操作规范、多模式超前联合镇痛措施和快速康复训练计划,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当天,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团队医院后,先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围手术期需要配合的康复方案和必须遵守的医嘱。

在谢涛主任的协助下,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团队顺利完成手术。手术采用微创无断流技术,术后即刻膝关节完全伸直,屈曲°,内翻畸形彻底纠正。

多模式超前联合镇痛使患者术后仅轻度疼痛,保证了康复锻炼的需要;得益于快速康复系统和微创无断流技术的应用,患者术后第二天就拄步行器下地行走,第四天独立行走,术后48小时引流量仅ml,达到超快速康复标准。医院骨科谢涛主任每天亲自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鼓励,确保快速康复系统的精准实施。

患者及其家属非常满意,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疼痛也完全能够耐受,能在家门口不出县就享受到最规范的新技术非常高兴。医院骨科团队表示,快速康复理念的要求是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把新技术和新理念传播到基层单位,惠及万千地方百姓,是二院骨科人的使命。今后医院切实高效的合作医疗体系,授人以渔,将快速康复火种遍撒南疆。

02

写在援疆工作的尾声

前言

时间飞逝,年2月开始的第九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回想当时与女儿分别的场景历历在目,眼睛还会湿润。和女儿17年来从未分开过,她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是我去,能不能不去,我的回答是工作的需要,职责所在,因此一定得去。

其实科室并没有指定我来,是我自己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科室大部分同事孩子还小需要照顾,有的孩子今年要考大学,对比起来我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不敢确定我的能力是否达到援疆要求,与护士长交谈之后,护士长給予肯定,并且告诉我有什么困难及时联系。老公也非常支持我,就这样,我没有后顾之忧的来到了美丽的新疆喀什,援助医院。

——熊桂英

还记得年5月11日那天,上午11:20医院通知,马上出发到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抗震救灾,原来塔什库尔干县发生5.5级地震,伤亡严重需要救援。因为当地气温比较低,不知道何时回来,立即收拾厚衣服和生活用品出发。

我和ICU陈娟主任、麻醉科周明主任一起带上麻醉机、药品准备上塔县为伤员做手术。医院派出的第三批医疗救援队,做为一名护理工作人员,能在需要帮助的边陲地区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自豪。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颠簸终于到医院,地震现场已清理完毕,所有伤员医院救治。在邹院长的带领下我们直接去病房查看每个伤员的病情,然后在一起讨论整个救援的过程,以及对伤员的治疗方案。

晚医院附近,以方便应对伤员的病情变化和余震可能带来的二次灾害。第二天是5.12护士节,医院派出的专科护士去病房给伤员做治疗和生活护理,进行输液、输血、抽血、翻身拍背、换床单、梳头、剪指甲等,并与塔县护士做好重病人的护理交接及注意事项,经过讨论决定医疗队留下7人,其余医院。整个救援行动非常有序,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我也因此度过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护士节。

到了新疆才知道,大家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亲戚,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互帮互助,像真正的一家人。科室同事何春燕在岳普湖县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亲戚的3岁小女儿被大面积烫伤,后期需要多次手术植皮,本来家里就很贫穷,母亲残疾。于是小何组织大家进行爱心捐款,经过全院医护人员的帮助,我们将筹款进行公示,并亲手将小部分筹款交与患儿的父亲做生活费,医院做医疗费,使患儿得到及时救助。

来疆一段时间后,医院手术间体位架、体位垫、凳子、电刀等物品到处乱拿乱放,无人管理,给护士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护士长讨论后决定实行房长负责制,把房间分给我们年轻的护士,由她们来管理。决议通过之后便开始着手整理了,我首先统计了所有体位架和体位垫的数量,再根据专科手术固定在手术间,将凳子、脚踏按专科固定数量;制定房长职责,每个房间建立房长登记本,定期检查。将手术间内物品名称数量记录在本子上便于查对,最后将所有房间的物品用油漆编号。这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后,手术室的物品摆放等都逐渐规范了起来,大家各司其职,配合越来越默契,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

因为科室大部分同志都要配合手术,所以21个手术间的所有物品都是我亲手整理的,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看到辛勤劳动后的成果,我的心中感到十分欣慰。我还发现以前的体位垫非常硬,经常发生压疮,于是自己动手缝制了一批柔软舒适的体位垫。新垫子能有效防止压疮,深受大家的喜爱。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与到了下乡义诊活动中,偏远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十分匮乏,我们背起行囊,通过自己的力量给当地群众送去健康,虽然能覆盖到的群众只是少数,但是听到他们一遍遍用听不懂的语言来表示感谢时,我看到了我来援疆的意义所在。

在疆期间,唯一让我牵挂难安的是对女儿的思念。有一天接到女儿的电话,告诉我她在吃东西的时候会有哽咽的感觉,我吓坏了,猜想肯定是她的甲状腺囊肿长得太快压迫食管了,原本是想等我援疆结束之后再进行手术的,现在看来是等不了了。经过医生检查确认有手术指征,在全麻下行腔镜双侧甲状腺囊肿摘除术,手术顺利,不到一个礼拜就出院了。女儿由老公照看,现在每天需要吃甲状腺素片2片维持激素水平,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来了。

援疆工作接近尾声了,想说的有太多太多......只能借此机会感谢援疆领导、队友、医院和医院的支持和帮助,使得我能安心在此完成援疆工作。

来源:上海援疆、医院

编辑:李俊梅

责编:向国恺

主编:刘一兵

欢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