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院区第二期食管癌MDT于4月15日(周一)下午午4:30如期举行!医院门诊部二楼B区。希望各位专家踊跃参与指导!也欢迎各科室年轻医生前来学习交流!本次由肿瘤内科吴红阳主任和放疗科各提供一则现诊病例。来自肿瘤内科、胸外科、影像科、消化内科、病理科、介入科十余名专家参加了热烈的讨论!
病史汇报:
男,75岁,年1月患者出现声音嘶哑,2医院,.2.25胃镜示:食管距门齿25cm食管粘膜粗糙;.2.26胃镜病理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年3月就诊我院胸外科,.3.3胸部CT示:食管中段管壁增厚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右肺中叶、叶间裂、左肺下叶结节;.3.7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经胸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复查消化道造影未见吻合口瘘;.3.14术后病理:(食管+近端胃)距食道上切缘3cm见一粘膜发白区,面积3.5cm*2.5cm,镜检食道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侵至粘膜肌层;另送吻合口2圈、食管切缘及胃下切缘均未见癌累及;食管周未检及肿大淋巴结;胃周检及淋巴结5枚,其中3枚见癌转移;另送(第2,4组淋巴结)淋巴结7枚,均未见癌转移。术后恢复尚可,于.4.9入住我院肿瘤内科。
初步诊断:食管癌术后(pT1aN2M0ⅢA期)
检查结果:
.4.11消化道肿瘤五项:CA.19U/ml;
.4.11胸腹盆增强CT示:食管癌术后,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右肺散在纤维化灶;右侧胸膜增厚,右侧胸腔积液(部分为包裹性),左侧叶间胸膜钙化灶;双肾囊肿;甲状腺右叶密度欠均匀,建议进一步检查。
会诊问题:
1、是否需要术前放化疗?
2、手术适应症?淋巴结清扫数目?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3、术后放疗是否需要,何时界入?
4、T分期很早,但出现淋巴结转移(N2),预后?
会诊专家意见:1、肿瘤内科吴红阳主任:该患者术后T分期较早,但仍出现了纵隔淋巴结转移,现需要明确该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是术中清扫未完全清除,还是术后新出现淋巴结转移灶。病例补充:患者近期CT检查提示腹膜后有淋巴结转移可能,患者目前是以局部治疗还是全身治疗为主?
2、放射科王万勤主任:从影像学角度来看,考虑纵隔淋巴结系术前转移灶,术中未完全清扫可能性较大。
3、胸外科宋德胜主任:患者虽T分期较早,但就诊时已出现声音嘶哑,排除声带问题,考虑有喉返神经侵犯可能性较大,结合该患者影像学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区域系喉返神经的起始部位,实际分期可能偏晚。患者的术后影像资料分析,考虑有两种可能性:(1)手术区域的血块未完全吸收(2)淋巴结转移灶术中未完全清除。若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对后期手术范围及淋巴结的清扫程度可有较大帮助。
4、介入科赵本胜主任:患者目前情况较稳定,无需行支架或营养管等介入治疗。术后纵隔淋巴结未完全清除,可考虑局部的放射治疗。
5、放疗科吴齐兵主任:就患者目前的胸腹部CT诊断而言,纵隔淋巴结未完全清扫,可考虑行局部的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预后尚可。若患者近期检查提示腹膜后有转移,则以全身性的姑息性治疗为主,预后较差。
病史汇报:患者郭某某,男,73岁,年4月因“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医院,行胃镜检查(-3-30)示距门齿25cm处可见巨大肿物,占食管3/4周,食管狭窄,镜身无法进入,诊断食管癌可能。胃镜病理示(食管)粘膜鳞状上皮低分化癌。胸腹部CT发现纵膈淋巴结转移。现患者拟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肿瘤放疗科。
检查结果:
.4.7钡餐示:食管中断癌
.4.11血常规、生化1基本正常。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基本正常。大便隐血(+)。消化道肿瘤五项指标正常。
初步诊断: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
会诊问题:
1.该患者病情评估、诊断及临床分期?
2.治疗目标及具体治疗策略?
会诊意见:
1、放射科王万勤主任:影像读片纵隔淋巴结转移尚不能明确,考虑气管周有少许淋巴结可能性较大。
2、胸外科宋德胜主任:食管癌术前T分期只能结合增强CT来判断,就该患者而言,考虑分期为T2可能性较大,影像读片可见气管周围少许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尚不能明确,N1?若该患者肺功能尚可,可行手术治疗。
3、肿瘤内科吴红阳主任:该患者分期较早,化疗暂不考虑,需要结合患者家属及本人的意愿选择手术或者放疗的局部治疗。
4、介入科赵本胜主任:该患者虽有吞咽困难,进食不适等症状,但目前仍不考虑支架置入治疗,建议手术或者放疗等局部治疗。术前或放疗前,支架置入并不是常规的治疗手段,尤其在放疗期间,容易出现出血、穿孔、疼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若为改善狭窄症状,可在放疗期间植入营养管,保证生命通道。或放疗后三月余,行支架治疗,改善食道狭窄症状。
5、放疗科吴齐兵主任:结合各科室主任意见,考虑患者分期较早,与患者家属沟通,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或我科局部放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