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1/5837457.html

温病学家吴瑭在《温病条辨》指出温病有十,其中之一为湿温,认为“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立秋前后雨水偏多,乃目前常见之症,故温习其治法以备其用。

一、湿温的症状:

长夏之湿为外邪,故其犯人只能由体表侵入,可犯表以固遏营卫气机,又易直中中焦以阻遏中焦运化,其症可见发热恶寒,由于湿邪困表,热势由里透发而出,热势不扬,即虽热但不甚高,源源不断的产生,及身痛不适,困倦如裹之等表证;也可见到胸闷腹满,不饥纳呆,便溏不爽等里证,苔厚腻乃其标志性的体征。在《温病条辨》中还提出湿温可见邪入心包,神昏肢厥、太阴湿温喘促者,是否与当下之疫病病机类似呢?

二、湿温的治法:

湿温乃湿中夹热之偏于湿者,故其属阴邪,治法当调理气机为主,正如《温病条辨》曰:“气化则湿亦化。”同时,应当根据其在三焦的不同而分治。

1、湿邪在上焦者,当轻宣肺气,方选三仁汤。三仁汤选杏仁、蔻仁、苡仁理气淡渗利湿,全方芳香苦辛,轻宣肺气,佐以淡渗利湿。

2、湿温困遏中焦者,则当“升降中焦气机为定法。”吴氏在《温病条辨》中创制五加减正气散,可谓费尽苦心。

一加减正气散主调中焦,以腹胀,大便不爽为主者,以藿香、厚朴、陈皮、茯苓、大腹祛湿除满,去紫苏、白芷、甘草、桔梗,加杏仁理气,茵陈清化湿热,神曲、麦芽和脾胃之气,全方苦辛微寒清化湿热。

二加减正气散苦辛淡法通经络,清热祛湿通络,可见脘闷、便溏、身痛者,以藿香、厚朴、陈皮、茯苓祛湿除满,加防己清经络中湿邪,大豆黄卷清化湿热,通草、苡仁利尿化湿。

三加减正气散治疗湿蕴化热,见苔厚黄腻,以藿香、厚朴、陈皮、茯苓理气化湿,加杏仁利肺气促气化,滑石淡寒利湿热。

四加减正气散主治湿偏盛而见苔白滑者,以藿香、厚朴、陈皮、茯苓理气化湿,加草果芳香理气化湿,焦山楂、神曲助脾之运化。

五加减正气散主治湿温以脘闷便溏为主者,以藿香、厚朴、陈皮、茯苓理气化湿,加苍术化湿止泻,大腹皮理气化湿,谷芽和中。

3、湿温犯下焦者多见二便不通,少腹硬满,肛门坠痛等症,选择半硫丸、术附汤治疗。

三、适应证及临床应用

《温病条辨》之湿温多指外邪侵袭人体而致病,但吴氏在一加减正气方后面写到“去原方之紫苏、白芷,无须发表也”,由此可知,无表证的湿热证也是湿温的适应证。因此,由于脾胃失于运化,温浊内生之证亦可用上述诸方,掌握其要点即可:头身困重,或疼痛,脘闷,腹胀,纳欠香,苔腻不化,脉濡软。

正所谓:

湿温可由内外生,头身困重或发热;

身热不扬面淡黄,脘闷腹胀纳呆滞;

苔腻不化便溏滞,调和气机化湿温;

三仁宣肺畅上焦,正气化裁调中焦。

灵兰中易堂

传承精华,发扬国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