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体检查出来结节、息肉、囊肿、增生...都没有引起重视。
编者按+
为什么很多人年年体检,还是与很多人查出癌症,还是晚期?比如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李咏,从诊断出癌症到去世,仅仅17个月。于是有很多人疑惑,癌症的发生不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吗?有的人年年单位组织体检,为什么去年体检没有发现异常,如今却查出癌症晚期?
本文作者:
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学博士年年体检,为什么查出癌症已是晚期?
01体检的项目不对
由于大部分的早期癌症,均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只能够通过检查来发现。但是,很多人参加的体检,都是由单位统一安排的,这些体检项目并不是专门针对癌症的防癌体检,而是比较粗糙的健康体检。例如,早期肺癌需要通过胸部CT才能够发现,而绝大多数体检,做的都是胸片检查,胸片是不可能发现早期肺癌的。大肠癌只能够通过肠镜检查来发现,而查大便常规,肿瘤指标CEA均有可能漏诊。食管癌和胃癌,只能够做胃镜才能够早期发现,做B超或者抽血检查是很难发现的。
此前据媒体报道,李咏罹患的是喉癌,早期喉癌表现为咽喉异物感,咽喉瘙痒,吞咽不适。作为一名天天录节目的主持人,出现咽喉不适的症状太正常了,很可能以为是慢性咽喉炎,可能就麻痹大意了。而且,喉癌必须做喉镜才能确诊,常规的体检项目里面,不可能有喉镜这项检查,这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漏诊。等到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明显的症状,那就是癌症的中晚期了。
02体检医生漏诊、误诊
确实有一些所谓的体检机构,体检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甚至有体检机构雇佣没有任何资质的人员来给人做体检,结果可想而知了。举个例子,我的一个亲戚,已医院确诊为外耳道胆脂瘤,在等待床位做手术。过了几天,他们单位组织体检,去了是一个很有名的体检连锁机构,做耳鼻喉专科检查的时候,体检的医生居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我那位亲戚感到很气愤,还不断地提醒那个体检的医生,但还是没有检查出来。所以,这么来看有些体检从业人员的水平,确实是相当的一般。
▲图文无关周晓明摄
03体检发现了蛛丝马迹,但未重视
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我碰到过一个患者,体检的时候大便潜血检查阳性。体检报告建议专科就诊,完善肠镜检查。但是,患者和家属都不当回事,自认为是痔疮出血。没有及时的干预,导致肿瘤不断的生长,等到出现了肠梗阻或者肠穿孔,医院看病,这时候已经晚了,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如果体检发现了异常,医院的看病,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
生活中不少人体检查出来结节、息肉、囊肿、增生...都没有引起重视,认为是小问题。那么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哪个才是癌症的先兆?
结节、息肉、囊肿,哪个是癌症先兆?
大家每年去体检的时候,都会做彩超检查,经常听到医生说,甲状腺结节,乳腺囊肿,前列腺增生等等。估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而且哪个会癌变呀?这是大家最担心的。其实,结节、息肉、囊肿和增生,都是常用的医学名词,到底哪个是肿瘤的先兆,我来一一解答一下。
▲健康中国摄影大赛陈彬摄
01结节——有可能会癌变
结节是新生肿物的统称,结节包括了良性的,也包括恶性的,所以结节并不能判定良恶性,即使是良性的结节,也有可能转变为恶性的。常见的结节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肝脏结节、乳腺结节、皮下结节等等。怎么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呢?有很多种方法,如果是体表的结节,例如甲状腺、乳腺和皮下结节,通过用手触摸,就有可能诊断,恶性的结节表现为质地坚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不伴有触痛。
除了查体,辅助检查是更可靠的手段,常用的手段有彩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彩超是诊断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皮下结节的首选检查,肺部结节首选CT检查,肝脏结节首选彩超或者CT。如果彩超提示结节有可能是恶性的,那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例如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活检。如果结节是良性的,那就需要定期复查。
02息肉——有可能会癌变
息肉指的是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一般来说,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常见的息肉包括肠息肉、胃息肉、鼻息肉、宫颈息肉、声带息肉等等。息肉也有很多类型,例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息肉也有可能癌变,例如胃息肉和肠息肉,可以发展为恶性肿瘤。如果发现了胃肠道息肉,应该尽早切掉,防止恶变。
03囊肿——是不会癌变的
囊肿是良性的,囊肿里面其实就是液体,外面有一个完整的包膜,常见的囊肿有肝囊肿,肾囊肿,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囊肿的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外伤都有关系。囊肿并不会恶变,也不会转变为肿瘤,绝大部分囊肿均不需要手术治疗,定期复查就可以。如果囊肿不断变大,出现肚子疼,压迫其他器官等症状,囊肿也是需要治疗的。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囊肿穿刺抽液,或者囊肿切除术。
04增生——有可能会癌变
增生一般也是属于良性的,指的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导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增生就是组织里的细胞增多,体积增大,常见的增生有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骨质增生,疤痕增生等等。绝大部分增生,并不会转变为癌症,以乳腺增生为例,大部分年轻女孩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不典型增生,转变为癌症。
总而言之,囊肿是不会癌变的,结节、息肉或者增生,都有可能转变为癌症,需要定期复查或者处理。
另外,如果想要早期发现癌症,医院的体检机构,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最好是防癌体检套餐。对于某些高危人群,可以加做一些特殊的检查项目,例如长期抽烟的人群,可以加做胸部CT检查;有胃肠家族史,慢性肠炎的患者,加做结肠镜检查。长期抽烟喝酒的男性,如果有咽喉不适感,应该考虑做喉镜检查。
============
癌症是怎么被发现的?5种常见的检查方法,让癌细胞无处可藏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患上癌症,不管年龄大小。但只要癌症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提高自愈率,因此做癌症筛查至关重要,那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癌症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B超检查
B超检查安全方便简单又经济快速,做检查时完全不用担心放射线带来的伤害。通过做B超检查,能从多方位和多角度观察病灶,利于了解癌细胞部位,同时也能看出癌细胞和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对癌症诊断以及治疗意义重大。睾丸、盆腔腹部和甲状腺等癌症都可以通过做B超来诊断,能诊断出二厘米以上的肿块。
2、X线检查
X线能诊断胸部、骨骼、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颅内等癌症。有必要时需辅以特殊检查或造影来显示病灶,X线对呼吸系统和骨骼系统癌症效果良好。肺癌病变在x线平面上能显示出癌细胞部位、形态和大小。X线检查诊断效果明显且简单,这是早期发现癌细胞、随访观察以及普查最好的方法。
3、CT检查
电子计算机横断体层摄影就是CT,这是x线扫描检查和电子计算机结合成的。图像清晰且诊断效果好,有高度灵敏的分辨率,能发现一厘米左右的病变,对诊断早期癌症有重大意义。Ct检查对颅内癌症有很高的准确率,能明确胸部和腹腔内癌细胞侵犯范围,看看有没有向周围器官侵犯。
4、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是最近几年新兴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没有任何损伤和电离辐射,也不需要含碘造影剂,利用快速流动血液流空现象,就能显示出心脏和大血管解剖和病变。能明确诊断脑深部、脊髓、心脏以及脑干等癌细胞。多平面直接成像能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所侵犯的结构,同时也能对癌细胞定位和定性,利于制定手术方案,同时也能评估其预后。
5、内窥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能了解癌细胞的形态、性质以及范围。最大的作用是能取活组织做病理诊断,对临床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能提供可靠的依据。常用的内镜检查有食管镜、乙状结肠镜、支气管镜以及膀胱镜等检查。
温馨提示
癌症的检查方法不仅仅限于此,还包括ECT检查和PET检查等,就不一一介绍了。对于癌症高危人群,医院做检查,只有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才能让癌细胞无处可逃。
================
8大癌症普通体检查不出来!特定早筛方法必须要知道!癌症越来越高发,人们重新将目光聚焦到体检。但让一些癌症患者难以置信的是:很多癌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
很多人的体检都局限于常规项目,抽个血、拍个胸片……看似在积极地为健康“把关”,相反,癌症筛查的项目一个都没做到位,甚至有人被查出来癌症晚期,还在疑惑“我之前的体检报告明明没什么大问题”。
其实,癌症筛查和普通体检有很大区别,如果早期发现病灶,癌症生存可提高不少。
如今,对国人威胁最大的8大癌症分别是肺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它们都有确切的筛查方法,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把癌症扼杀在萌芽里。
1
肺癌,最常见的癌
《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依旧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肺癌容易盯上3类人:
吸烟20年以上、每天吸烟20支以上或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人群
常接触油烟或煤烟者
长期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生活的人群等
预防肺癌的首要一步就是戒烟、避免暴露在污染环境,其次是早期筛查。有人疑惑:体检中拍了X光片,应该可以筛查出肺癌。其实,X光片对肺癌的筛查效果一般。当X光片都能诊断出是肺癌时,很多已经是中晚期了。
真正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CT检查
有人顾虑,认为做CT有辐射。事实上,肺癌筛查所用的低剂量CT扫描,对患者健康没有影响(孕妇、儿童选择CT时应遵医嘱,谨慎选择),远没有传说中那么恐怖。
2
肝癌,最隐匿的癌
我国是“肝癌大国”,近九成肝癌与乙肝密切相关。肝癌也是一个潜伏很深的杀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也是中晚期。
肝癌容易盯上:
乙肝、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
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
长期酗酒抽烟者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
真正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B超+抽血化验甲胎蛋白
很多人体检时做了腹部B超,以为万事大吉。其实只做B超,相对来说容易漏诊,B超结合甲胎蛋白检测才能有效筛查癌症。高危人群,年龄40岁以上者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如果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3
乳腺癌,最伤女性的癌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速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只要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生存率相当高。
乳腺癌容易盯上:
未婚或高龄(35岁及以上)初产
有乳腺癌家族史
月经初潮小于12岁或行经超过42年
有些人以为乳腺癌就是女性容易得的病。其实,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只是相较于女性而言,非常罕见。
一般筛查,乳腺B超就可初步判断
如果初步筛查发现问题,建议再去做钼靶,更加精准判断乳腺是否健康。
4结直肠癌,“恶性程度”较高的癌
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如今,结直肠癌已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三位,死亡率排第四位。
结直肠癌容易盯上:
肥胖、糖尿病
习惯性便血
有癌症家族史或肠息肉史者
检血试验阳性
直肠癌的可怕在于早期经常让人误以为仅仅是消化不良;中期便血让人误以为是痔疮,不容易被察觉。
真正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肠镜
高危人群切莫轻视大意,建议每2~3年做一次肠镜检测。
5胃癌,早发现治愈率高的癌
相比欧美人,中国人更受胃癌“青睐”。胃癌早期症状隐匿,但早发现早治疗,依然不影响畅享美食。
胃癌容易盯上:
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过量抽烟饮酒,长期吃高盐、熏烤煎炸、腌制食物
有胃癌家族史
真正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胃镜
很多人害怕做胃镜,其实,现在已有无痛胃镜可供选择。胃癌高危人群应每2~3年做一次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做胃镜前记得不要吃早饭。
6食管癌,“吃”出来的癌
除了环境和遗传因素,吃太咸、趁热吃、爱喝酒、主食硬等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食管癌的常见原因。
食管癌容易盯上:
40岁以上
有消化道癌家族史
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状者
来自食管癌高发区(包括华北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四川北部、江苏北部等)的人群,尤其需要筛查
真正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内镜检查
推荐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并进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果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7前列腺癌,男性之痛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往往在55岁之后逐渐升高,病因与家族遗传、性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虽然早期可能看起来没有症状,中后期常伴随压迫感,甚至发生转移。
真正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彩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仅用彩超筛查效果可能不佳,彩超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项目筛查前列腺癌效果较好。
8宫颈癌,女性健康杀手
宫颈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病原体因素、性生活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引发宫颈癌。
幸运的是,目前已有预防宫颈癌的疫苗,二价、四价和九价宫颈癌疫苗可供女性接种。定期妇科检查能起到早期筛查的作用。很多人一听说检查宫颈癌,首先想到的是HPV检查,其实HPV是对病因的检查。
真正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TCT检查
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感染等。此外,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也可作为宫颈病变检查的二、三步。
很多癌症普通体检是检查不出来的,所以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做癌症早筛,切勿等有症状时才前去就诊!癌症早筛的正确方法快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吧!
请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