鍖椾含鐨偆鐥呮渶濂界殑鍖婚櫌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2.html

01.肿瘤早筛之总论/Ovieview

一直以来,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都是全世界普遍认同的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数据显示,早期癌症的治愈率可高达90%。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癌症早筛手段均存在一定缺陷,无法兼顾准确性、简便性和低成本。在中国,每天大约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70%的患者初诊已是中晚期,预后不佳,生存率低。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要求,到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79岁,全民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并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恶性疾病的早期发现。

目前,国内尚未达标地区还很多,恶性肿瘤是制约国民生命健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国家鼓励地方将癌症筛查纳入政府民生项目措施,以便扩大癌症筛查覆盖范围,从优化服务供给和引导服务需求双向同时发力,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肿瘤早筛行业的研究报告。

图1恶性肿瘤的漫长生长

通常,恶性肿瘤从超早期阶段的分子癌变到中晚期阶段的组织癌变,历时超过10年。在这期间,恶性肿瘤从单个细胞生长到近百克的癌变组织,伴随肿瘤形态加速膨胀,和时间跨度持续压缩,会经过三个裂变阶段。如果能够在长达10年的最佳预防时期,和长达3年的最佳治疗时期介入,无疑会极大提高肿瘤全流程的诊疗效率。

年,为了提高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国家卫健委在对原有肿瘤病种诊疗规范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发布《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原发性肺癌、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等国内高发癌种致病诱因筛查、诊断、分型、治疗、预后等方面的规范化举措。

例如,该系列规范要求,应当定期对40岁~70岁的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乳腺超声或乳腺X光射线等影像学检查,对40岁以上胃癌高危人群定期开展G-17、胃镜、PG检测等影像学、内镜、肿瘤标志物相结合的检查,以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早诊早治。

图2国家出台18个肿瘤诊疗规范

此外,《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医院正在或准备开展大规模高危人群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

理想状态下,肿瘤早筛的应用场景包括医疗机构及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开展院内检测服务、直接触达肿瘤高危人群做健康检查和普通消费者的居家便捷检测。现阶段,肿瘤早筛产品尚处于商业化早期,仍以面向院内患者和院外高危人群为主。

图3“漏斗式”放量

从院内、健康检查到居家,肿瘤早筛所能覆盖的人群数量呈现金字塔形态分布,由上至下逐渐放量。这背后,有两个关键点值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