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布拉德皮蛋
精准医学似乎正在迎来一个多事之秋。
在由贝壳社主办的“第六届Bio4P精准医疗创新论坛暨中国医健创新创业大会”上,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在主旨演讲中提到:“精准医学目前刚刚起步,一定会遇到在技术创新、法律法规、伦理层面等带来的挑战,此时的精准医学尚需‘产、学、研、政、投、创’共同推动。”
詹启敏院士的演讲,不难让人联想到,围绕精准医学是否存在“泡沫”,近期在业界掀起激烈讨论。
那么,作为精准医疗真正的实施者,医院是如何认识精准医疗?精准医疗是否真的存在泡沫?
近日,贝壳社独家专访了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肿瘤研究院基础研究所所长,医院分子病理科主任郭永军教授。力图从一位精准医疗的研究者、实施者的眼中,看到我国精准医疗的真实现状。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郭永军教授
年,医院分子病理科宣布成立,郭永军教授成为“掌门人”。在美国期间及归国后,郭永军教授一直从事癌症的易感基因及癌症早期干预的研究。年底归国后,郭永军教授带领医院分子病理室在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的精确检测和靶向治疗等方面开展工作,成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分子病理科、第一个肿瘤遗传咨询门诊、全省一个独立生物信息分析科室。
贝壳社:精准医学在过去两年一直是医疗健康领域的热点,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您认为是什么造成了精准医学的持续火爆?
郭永军: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1月20日提出了精准医疗计划之后,精准医学这个概念就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