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病因
1、腹股沟斜疝
先天性因素
腹膜鞘状突在婴儿期未闭、腹股沟发育不良(如长度较短、斜度不够等)。后天性因素
腹壁抵抗力薄弱,如外伤、营养不良、手术等,或腹压升高,如妊娠、便秘等。2、腹股沟直疝
老年人因腹壁肌肉薄弱萎缩,长期咳嗽、排尿困难或经常性便秘等原因,使腹内压经常增高,致使腹内脏器由直疝三角向外突出形成直疝。3、股疝
在腹压增高的情况下,下坠的腹内脏器推向下方,经股环向股管突出而形成股疝,多见于妊娠。4、腹壁切口疝局部因素
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缝合不佳等。全身因素
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以及引起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如慢阻肺等。5、脐疝
婴儿
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没有完全闭锁,或脐部有瘢痕组织薄弱,不够坚固。当腹压骤然增加时,内脏可以从脐部突出而形成脐疝。成年人
较少见,诱因包括妊娠、慢性咳嗽、腹腔积液等。6、白线疝
常见病因为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晚期妊娠、肝硬化腹水等。7、闭孔疝
病因为局部薄弱、盆底组织退变、闭孔管宽大、消瘦等,此外有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引起腹压增高,亦可导致闭孔疝。8、食管裂孔疝
多数由后天性因素引起,比如咳嗽或者其他因素引起腹内压升高或者食管瘢痕引起的食管缩短等,还有少部分人是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四、好发人群
1、腹股沟疝以男性多见,斜疝多见于婴儿和中年男子,直疝见于年老体弱者。
2、脐疝多见于婴幼儿。
3、股疝多见于妊娠晚期的孕妇。
4、切口疝多见于腹部外伤或腹部手术的人群。
五、典型症状
1、可复性疝
决定性的症状是腹股沟区有一肿块突出,开始时患者仅在站立、劳动、行走、跑步或剧烈咳嗽时出现,平卧后突出的肿块可自行恢复,消失不见(即可复性疝)。肿块开始时较小,随着疾病发展逐渐增大,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或大阴唇内,肿块呈带柄的梨形,柄向外斜行通入腹股沟管。
2、难复性疝
病程较久者,疝内容物与囊内壁经常摩擦,发生轻度炎症,逐渐形成粘连,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突然发生者出现明显疼痛,疝块坚实变硬,触痛明显。如嵌顿是肠袢,即可出现典型急性肠梗阻症状,甚至引起肠坏死等严重病变。4、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经产妇女,右侧多见。股块一般不大,呈半球形隆起,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症状轻微,常不为患者注意,特别是肥胖者更易疏忽,仅在久站或咳嗽时略有坠胀感。早期易回纳,由于块外有较多的脂肪组织,疝块并不完全消失。疝囊易与大网膜发生粘连而难以回纳,形成难复性疝。股疝极易发生嵌顿,且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疝块突发嵌顿,引起局部剧烈绞痛,出现明显的急性肠梗阻症状。六、伴随症状
1、疝内容物为结肠或小肠时,可出现恶心、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一旦疝内容物坏死,同时伴随感染,可出现局部压痛或皮肤肿胀。
2、儿童患疝气可出现厌食、便秘、烦躁不安、哭闹等症状。
3、若疝出现嵌顿可出现发热、剧烈腹痛等症状,甚至发生休克。
七、需要做的检查
1、咳嗽冲击试验和疝块回纳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用手轻按肿块上,嘱其咳嗽,有膨胀冲击感,向外上方轻推,开始常有轻微阻力感,随即很快回纳消失。2、疝环检查
疝块回纳后,检查者用示指指尖轻挑阴囊皮肤,沿精索向上插入扩大的外环,进入腹股沟管内,嘱患者咳嗽,肿块并不出现,移开手指见疝块自外上方向内下方突出,可确诊为腹股沟斜疝。压迫内环试验用来鉴别直疝和斜疝时,在疝块回纳后用手指压住内环让患者咳嗽,斜疝的疝块仍可出现。3、B超检查
对股疝的诊断可以提供证据,有时并不能对腹股沟疝和股疝做出正确鉴别,但对于择期或急诊病例治疗的选择无影响。4、CT检查
检查的分辨率及可靠性较B超更高,CT可以扫描到B超看不到的位置,可以看到疝的位置和有无移动。临床查体
1、视诊
见腹股沟管区肿块,有的可坠入阴囊,久站或咳嗽时明显。2、触诊
如无嵌顿,一般柔软有弹性(肠管),有时有坚实感且无弹性(大网膜),肿块上缘延绵不清,有柄蒂进入腹股沟管,无压痛。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水、电解质紊乱,可判断出现疝内容物坏死。八、手术原理
利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整体构造包括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及一连接中轴,网具的中轴用来堵住疝气缺口,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可贴覆在受损腹壁的内外侧,运用水坝修补的抗压原理加强抗压力,可挡住腹壁的压力,不会导致腹壁拉力增加,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与复发的可能性。经过三年的追踪显示,使用无张力三合一人工网片的患者复发率低于0.05%以下,且兼有手术时间短、疼痛度低、复原速度快等优点,通常患者手术后只需住院1-2天,可以快速回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此手术属自费项目。人工网片的选择:
该手术过程中会选择轻质量人工网膜,该网膜为运用现代科技而发展的新型态网膜,起源自欧洲,可以使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其主要特色为部分材质可吸收,孔洞大,使得异物残留较少,易形成较具弹性并切合腹壁结构的结痂组织。九、术前准备
1、手术前检查:包括
(1)血液、尿液、粪便检查。(2)出血、凝血时间的检查。(3)胸腹部一般X光检查。(4)心电图检查。2、填写一份麻醉及手术同意书。
3、手术前一天,工作人员会为您备皮。
4、为了麻醉时的安全,手术前一天晚上,我们会为您灌肠,并请于手术前6~8小时,开始禁食(连水也不可以喝),所以如早上手术,则前晚12时后即不可进食,下午手术,则当日早餐后开始禁食。
5、术前护理:减少活动或减低体重可暂时的舒缓症状。穿戴疝气托带(束腹带)也可暂时的舒缓症状。无论如何,唯一的治疗还是手术。接受疝气手术有两个理由:矫正或防止危险的绞窄性疝气,及消除会干扰你日常活动的疼痛。适当外科手术的选择能够给病人最少的术后不适,快速复原及症状解除。
十、术后事项
1、手术后1~2周伤口会紧绷疼痛感,此乃正常现象,医师会开止痛药给您,以减轻疼痛。2、伤口应保持清洁干燥,如果纱布渗湿时,请通知护士,将会请医师为您更换纱布。3、手术后在床上应采平躺,若要采半坐卧式应将膝盖弯曲,以免造成腹压增加。4、通常手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下床时先将健侧身体移到床边,向健侧侧卧,以健侧手臂支撑身体做起,欲躺下时,先坐于床边,以健侧手臂支撑身体,由健侧缓缓躺下。5、若有缝合处张力或阴囊肿大,则须卧床,待肿大消失后,才可下床。6、加强营养,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7、术后一个半月内不宜过度的活动、跑跳,避免便秘、咳嗽及哭闹等,以免复发。8、伤口护理方面:(1)手术后2-3天伤口会有些紧绷疼痛感,此乃正常现象(2)返家后伤口请保持清洁干燥,伤口以美容胶覆盖9、饮食方面:(1)可增加乳制品、蛋、鱼肉等高蛋白质摄取,可促进伤口愈合(2)每日水分摄取至少cc或多吃蔬菜水果,可预防便秘10、日常生活方面:
(1)突然咳嗽用力或活动时以手压住伤口,可减轻腹部用力造成伤口疼痛(2)手术后三个月内避免腹压上升之活动:如咳嗽、用力解便、提重物、长时间上下楼梯、登山、骑脚踏车、骑摩托车及跑步等剧烈运动11、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请依照医师指示按时服药12、有下列情形请立即返诊:
(1)发烧(2)伤口红、肿、热、痛、异常分泌物等发炎现象(3)持续性呕吐或伤口剧痛十一、手术预防
1、阴囊肿胀
分为血肿和水肿,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疝囊壁继续分泌液体,而网片和腹横筋膜或膜外存在一定的间隙,易造成血肿或水肿。预防办法是术中精细解剖,彻底止血,小疝囊不予离断,大疝囊离断后残端充分敞开,让分泌的液体流出被皮下吸收或者是尽可能将远端疝囊全部剥离,但应考虑术后睾丸缺血、萎缩的问题;术中止血非常重要,术后压迫切口6~12小时。2、切口浆液肿
指生物材料在术后体内早期发生的生物反应,表现为手术野的急性非细菌性炎性反应,并导致手术野组织水肿积液,随着材料的技术发展,临床上已较少发生;治疗措施:早期用激素、抗过敏,并用高渗液外敷。3、局部硬块和异物感
引起的原因有网塞固定不牢致术后突出或部分突出;术中网片卷曲;成纤维细胞进入网片或网塞可造成局部硬块;术后血肿短期机化吸收不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消失。4、顽固性疼痛
原因:
①损伤或牵拉或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②缝合在耻骨的骨膜上;③N切断后形成神经瘤。预防:仔细解剖,辩认神经并予保护;网片与耻结节的缝合应在筋膜层,不能太深与骨膜缝合。
5、疝复发
应注意与疝再发相别;原因:
①慢性腹腔高压处理不当,是较常见的因素;②网片裁剪不当;③手术技术存在问题。预防措施:
①术中保持病人清醒,可通过咳嗽或鼓腹帮助判断网塞位置是否恰当,同时还可帮助发现6、其他的疝;②补片的位置应正确,圆形端应超过耻骨结节2cm,并只能与结节的筋膜缝合;③防止补片的皱缩,固定必须到位,使用微桥线缝合7、睾丸炎和睾萎缩
主要是损伤精索和睾丸动脉。预防:
①不要过分游离精索;②对大疝囊不要过分强求剥离整个疝囊。所以建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十二、疗法比较
传统手术方法是在疝气患处切一伤口。通常会切除疝气囊,突出之组织推回腹腔。接着进行腹壁修补的工作。将腹壁的开口或薄弱处周围的肌肉拉合以覆盖缺陷处,使用数条缝线将肌肉缝合固定。此种方法将组织直接缝合,手术后疼痛感较强、复发率较高且病人复原时间较长。然而,使用人工植入双层修补装置的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仅需要一个约4到6公分长的手术切口,若是以腹腔镜进行疝气修补会在腹部留下3个穿刺孔伤口。如果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