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一大杀手,如何防癌抗癌,首先要从了解开始。
癌症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癌症的形成非常缓慢,人体长期暴露在致癌环境下,大约需要约20-30年才能发展成为癌。
期间要经历细胞转化、癌前病变、原位癌、获得侵袭转移能力等多个步骤。在此前的二三十年里,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去发现和消灭癌症。因此,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形成癌症的关键因素
“基因突变”和“免疫逃脱”,是形成癌症的两个关键因素。也是我们预防、控制癌症的关键。
基因突变是“不安分”的细胞,该停止增殖时不停止。
免疫逃脱是“不安分”的细胞,通过各种方法躲过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
我国癌症的现状
最新全国癌症报告:新发恶性肿瘤.9万例。全年有.8万人死于癌症,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亿。
(肿瘤统计数据一般滞后3年,以上为国家癌症中心年最新发布的年全国癌症数据)
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
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癌症预防与治疗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多年来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各部门的协作,我们已经掌握了CT、超声、肿瘤标志物筛查等早期发现癌症的工具,同时具备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有效的癌症治疗的手段。
目前我国癌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以乳腺癌为例,目前我国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80-90%。再加上肿瘤医生的规范化培养和在医学事业上不断攀登和努力,癌症从一种“死神来了”的急性病,正在逐渐演变成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癌症本质上是可控慢性病,那就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给自己的健康留出更多的时间。
高通量蛋白芯片检测
沃析高通量蛋白芯片检测作为超早期疾病筛查手段,可动态监测身体各主要器官功能和疾病风险状态,并提早3—5年预警可能存在的亚健康或高危致病因素并提醒受检者通过健康管理干预,最大程度降低患重大疾病几率。
大家都知道,人体血液中的蛋白质与身体健康状态是相关的。通过检测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我们便可以动态地掌握身体的健康状况。
蛋白芯片检测,只要少量血清就可以定量检测一千多种蛋白标志物,尤其是对于血液中的低丰度蛋白,也能实现检测;
可为每位受检者画一个自身健康状况的蛋白谱基准线,然后持续跟踪,及时发现异常指标,进而在早期发现健康异常状况,并进行干预;
在治疗方面,身体对于药物的治疗所起的反应,有一些往往不会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蛋白芯片检测病人用药后的血清蛋白标志物谱的变化,可以实现及早确认药物治疗效果,预警严重不良反应。进而避免错误用药和过度治疗,实现精准用药。
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当然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