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京师论坛会议报道精彩继续。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刘绍严教授分享了一例MTC患者经新辅助靶向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病例,引起与会专家对新辅助治疗的很多思考。
病例1
男性,53岁,“甲状腺髓样癌术后1年余,复发1月”就诊
现病史:患者于年3月外院行全甲状腺切除,右颈Ⅱ、Ⅲ、Ⅳ、Ⅴ、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甲状腺右叶髓样癌,右颈淋巴结转移(6/21),甲状腺左叶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分期pT2N1bM0,ⅣA期
年6医院复查降钙素(Ctn)为26.14ng/L(0~ng/L)。
在复查过程中,发现降钙素及癌胚抗原(CEA)指标逐渐升高。
年6月外院综合查房(MDT),认为肿瘤包绕纵隔大血管,告知手术风险极大。
患者于年6月就诊于我院,血清降钙素为ng/L,行胸部增强CT检查。
辅助检查:
增强CT(基线)
外院PET-CT:双侧颈部及上纵隔LN高摄取,结合病史考虑MTC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
诊断:甲状腺髓样癌(pT2N1bM0)
下一步治疗方案:暂不考虑手术,靶向治疗(凡德他尼,4月)
4月后辅助检查:
CT:双侧颈部未见明确异常肿大淋巴结,上纵隔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
下一步治疗方案:
肿瘤和上纵隔血管间隙可见,可以手术。
停药后CT再次评估(停用凡德他尼4周后)
辅助检查:CT提示肿瘤较1个月前略增大
因此,新辅助治疗的手术越早越好,停药越久肿瘤越可能增大
手术治疗:
遂于-5-13行“全麻下胸骨劈开,上纵隔清扫”术(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7/13(上腔静脉旁淋巴结0/2,左侧头臂静脉旁淋巴结1/1,右上纵隔淋巴结5/7,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1/3)。
术后患者未继续服用凡德他尼。
术后3个月血清降钙素缓慢升高。颈部超声、颈胸部增强CT显示上纵隔未见肿瘤复发,右侧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左侧气管食管沟肿大淋巴结,考虑肿瘤复发,肝肺骨未见异常。
下一步治疗方案:
再次手术,清扫淋巴结
第二次手术治疗:
遂于-9-23行“右颈Ⅳ、Ⅴ区清扫、左颈Ⅲ、Ⅳ、Ⅵ区清扫”
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5/14)
辅助检查:降钙素<2.0ng/L(测不出),CEA0.ng/ml
术后治疗方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没有服用凡德他尼。
术后三年再次上纵隔复发,胸骨转移,呈ⅣC期
辅助检查:
胸部CT:气管前胸骨柄及前上纵隔多发结节、肿块,局部与右侧静脉根部分界不清,大者3.3cm×3.2cm,胸骨柄局部骨质破坏,增强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考虑肿瘤复发和转移。
下一步治疗方案:
无手术指征,可继续服用凡罗他尼。局部胸骨转移可行姑息性放疗。
患者服用凡罗他尼2周期后达SD。
辅助检查:
颈胸部增强CT:喉部及气管周围、锁骨上、上纵膈、胸骨柄多发结节、软组织肿物,部分较前缩小,现大者约3.0×2.9cm,胸骨柄局部骨质破坏,增强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局部与右侧静内静脉分界不清,右侧颈静脉内充盈缺损同前(颈内静脉瘤栓?)。
专家讨论
问题一:
靶向治疗应用的时机?
目前可以探索在病情稳定条件下是否可以进行靶向治疗。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即使存在局部复发和双肺转移,如果不经靶向药物,也可能带瘤生存很长的时间。因此如果患者病情稳定,不建议进行靶向治疗。
问题二:
新辅助靶向治疗的手术时机?
考虑到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可能会影响手术切口愈合;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治疗停药后会出现短期内反弹,因此把握手术时机很重要。
问题三:
新辅助靶向治疗后的手术范围?手术范围是按照应用靶向治疗前的病变范围(适当缩小范围)还是按照靶向治疗后的病变范围进行手术?
局晚期患者经靶向治疗后肿瘤缩小,其边界并非肿瘤原边界,即使肿瘤从包裹血管至缩小到暴露血管,但是切除的边缘还有待商榷,血管壁复发的风险还是很高。
若再多用一段时间的靶向治疗,肿瘤体积缩的更小了,手术范围随之更小了,但是由于切缘小,血管壁的风险增加,复发风险可能增加。因此如何选择手术范围和手术时机有待进一步探索。
这是一例非常成功的病例,体现了MDT治疗和动态评估的重要性。髓样癌经靶向治疗后的降钙素降低的很快,然而肿瘤并未缩小,是否是靶向药物影响了降钙素的检测水平还有待讨论;用完靶向药再行R0切除后,未来是否要继续服用靶向药有待商榷。且髓样癌只有靠手术治疗,很少对其它辅助治疗敏感,因此髓样癌患者手术范围应尽可能做大,而不是做小。
问题四:
儿童甲状腺癌伴双肺转移是否应用靶向治疗?
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常常保留了很好的分化表型,以占其绝大多数的乳头状癌为例,其基因突变背景往往与多数成人BRAF-like乳头状癌不同,这使儿童转移性分化型DTC常保留了很好的Nis表达,因此,针对这类患儿首选碘治疗。同时,分化好也意味着其临床进展缓慢,预后多数良好,因此,即使儿童转移性DTC碘治疗有效,也要慎重在评估前次疗效、平衡获益和辐射相关风险后进行碘重复治疗的决策。针对经评估后病情稳定的患儿,不急于多次反复的碘治疗,更不推荐积极的靶向治疗。因此,针对儿童DTC手术后及每一次治疗前后精准评估非常重要。
后续内容更精彩,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