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学医的捷径不是秘方,而是思维。很多刚入门的学员都希望老师给个方子比较好用,给一个病一个方,然后治疗起来就能省事儿。

其实,中医能不能省事儿?我个人认为是能够省事,只要你把医理学通了,就能够省事。否则,学一两个方子,来拿症对方拿方对症,这样去处理疾病,临床疗效肯定会差一些,甚至会贻误病情。

重点学习中医,实际是学习一个方法,要不然比如同样一本《伤寒论》在古代的时候,是有竹签或者是传抄本儿,即便到宋以后有了印刷体,那时候书也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只有富贵人才能读得起,穷人,只能去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人家也不见的借给你,因为这些书都比较珍贵,辟金匮而藏之,匿而不传嘛。

当今的社会信息量非常大,纸质印刷版的《伤寒论》非常普及,可以达到人手一册没有问题。如果你实在不愿意买纸质版的,那么电子版的手机、网上随便一下就可以看。

但是就这样一部《伤寒论》加上《金匮要略》两本书八万多字,这样两本书或者说是一本书(原来叫《伤寒杂病论》,本来就是一本书),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读出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就是与每个人的知识层面和立脚点有关,与你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目的、切入的角度都有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要求大家切换思路,思维决定视野,思路决定人的一生,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改变读书的思维和方法,这样你从中汲取的营养才要比别人多,比别人的层次才会更高。

中医如何面对肿瘤?今天,我想谈一谈肿瘤,为什么?因为近几年肿瘤呈现爆发趋势,我原来预计应该是再过三到五年才到肿瘤爆发的高峰,结果现在来看还是提前了,肿瘤越来越多。这个肿瘤西医有他的一套治疗方式,手术、放疗、化疗、介入疗法、什么离子导入等等,从临床观察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一个纯正的中医人,面对这些疾病,如何思考如何把握,临床上要注意什么?而且给患者以什么样的健康指导呢?

今天重点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首先我举几个病例,这些病例在我临床门诊每天几乎都能见到十几二十几个吧,但是,很可惜一部分病人都是死亡在什么阶段?就是咱们中医判断临床治愈的阶段。这时候被西医的检查报告和CT片子所诱导,导致患者死亡,这个每天都发生,令人痛心,我在这里没有丝毫抨击任何一个学科的意思,只是给广大的书友一个思路。

肿瘤这个病很难治,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是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否则,它也不叫癌症。但是好多患者对癌症认识不清,有好多患者给我打宋老师听说你肿瘤治得好,说我们家谁谁得了癌症了,西医说没治了,你看中医多少钱能治好?

还有的人问:我们家谁谁得了癌症,宋老师,你能保证治好不?

这样的问题,患者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毕竟是个恶性肿瘤,这个对我们目前无论现代医学还有古中医学都是一个挑战,治疗起来难度都非常大的。我们中医治疗的手段,中医中药、外用针灸。这手法比较仁慈,至少能够延长患者生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能够治愈,只要患者做到临床注意事项。

病例一:小细胞肺癌这个是我前年治疗的一个患者是老太太,她得的是小细胞肺癌,他有两个儿子,两个人非常慈祥,非常善良,也非常憨厚朴实,是典型山东人的代表。当时得了这种小细胞肺癌晚期,西医做了两次化疗,副作用很大,临床效果也不是很明显,然后可能是哪位同仁介绍过来到我门诊来治疗。

这个患者当时的表现的就是咳喘憋气,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后背有巴掌大地方很热,热的受不了,非常难受,烦躁。

这个病,如果我们想它是个小细胞肺癌,用中医治疗,会考虑抗癌药用什么?软坚散结药用什么?或者甚至有人提出清除癌毒,扶正祛邪等等的这些学说吧,在临床上我都尝试应用过,但临床效果都不理想。

这么多年和肿瘤搏斗,总结出的经验就是:辨证论治、对证处方,没有什么固定处方专治一个病。

这个患者当时给她处方三才封髓丹,当时开了半个月的药,吃完就咳喘憋加上后背热都有所减轻。

针对这种肿瘤疾病,一定要嘱咐患者不要急功近利,有的患者刚刚吃完半个月的中药,迅速就去做检查,说肿瘤又大了又小了,肿标又高了等等,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对咱们中医没有帮助,对患者的心理只是一个恐吓和震慑作用,扰乱他的心智不利于治疗,其他的作用都起不到。

这位患者后期给她用的是升阳益胃汤善后,中间还用了一个小方调理一下,大概就是这么三个方子倒换的用,一直吃了四个多月。

中医治疗肿瘤,患者一定要嘱咐他在三四个月不要检查,这时候肿瘤大了小了肿标高了低了,对治疗都没有帮助。中医重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