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专家

患者情况

一般信息:胡xx,女,62岁,浙江临安,农民

第医院:-10-16

主诉:腹胀半年,加重1月余,确诊胃癌1周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歇性腹胀不适,与进食无关,无恶心呕吐,无腹痛便血,无反酸烧心等不适,1月前腹胀加重,-10-07医院,查胃镜示“胃窦溃疡伴出血,HP++”,病理示“胃窦小弯腺癌”,门诊拟“胃癌”收治入院。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9年余,自服降糖药物(具体不详),血糖控制可;余无殊

个人史:无殊

月经及婚育史:无殊

家族史:父亲因“食管癌”已故,余无殊

治疗经过及辅助检查:

-10-20腹部增强CT:胃窦部胃壁增厚,考虑胃癌,请结合临床。胃窦周围及肝门部小淋巴结。肝右叶后下段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可能,请结合临床。胆囊结石;胆囊炎。

-10-22胃3TMR平扫+增强+DWI:所见胃窦局部胃壁不规则增厚,考虑胃癌(T4可能)肝右叶前下段类圆形影,考虑转移性肿瘤可能。右肝小囊肿。胆囊结石。胃小弯侧及后腹膜区多枚小淋巴结影。

-10-23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见腹腔内多处粘连,肿瘤位于胃窦部,大小约4*3cm,未突破浆膜层,胃周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转移灶未见,腹膜、盆腔等处未见明显转移结节。诊断结果:胃窦腺癌,非广泛性肝转移。

-10-26患者行第1次全身化疗,方案为PS(紫杉醇mgD1静滴+替吉奥60mgD1-D14口服),同时予阿帕替尼mgqd口服靶向治疗。化疗后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11-16患者行第2次PS化疗,同时予阿帕替尼mgqd口服靶向治疗。

-12-06患者行第3次PS化疗。

化疗及靶向治疗后复查:

-01-04腹部增强CT:胃窦部胃壁增厚,考虑胃癌,对比-10-22片病灶大小相仿。胃窦周围及肝门部多发淋巴结,部分肿大。肝右叶后下段病变,考虑转移瘤可能,较前缩小,请结合临床。胆囊结石;胆囊炎。

-01-03胃3TMR平扫+增强+DWI:胃窦部癌(T4可能)。对比-10-22片病灶大小相仿。DWI信号较前减低。肝右叶小片异常信号,转移瘤可能大,对比前片片缩小。肝胃间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影,部分增大,考虑转移性病灶可能(N3)。胆囊结石;胆囊炎。

-01-06患者行手术治疗:腹腔镜探查+剖腹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毕I式消化道重建)+右肝部分切除+胆囊切除+肠粘连松解。术中见肝右叶第6段位置-直径约2cm大小肿块,肿瘤位于胃窦约3cm,未突破浆膜层。术后患者恢复可。

术后复查:-04-13腹部增强CT:1.胃癌术后,肝右叶下缘局部异常密度影,建议MR增强扫描。肝周少许积液。

术后门诊随访,中医治疗+口服替吉奥,同时予阿帕替尼mgqd口服靶向治疗。最后一次门诊随访-07

病例总结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和紫杉醇方案用于晚期胃癌转化性治疗的临床研究,该病例疗效优异,手术前疗效可达PR,并成功开展手术,截止末次随访时间年6月,该患者仍然存活。总的来说,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和紫杉醇方案用于晚期胃癌转化性治疗的临床研究,疗效良好,副作用较低且可控。

专家点评

进展期胃癌仅靠手术治疗不能达到根治性目的,而仅靠系统治疗也有局限性,只有在规范的外科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上内科治疗才有望获得更好的突破。而以化疗为主的转化治疗模式在既往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使一些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给这类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获益。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可以发现,化疗与抗血管药物联合的用药模式在胃癌转化治疗也显现了其不错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

版权声明:

本文旨在分享医疗健康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非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专业诊疗指导,医院就诊。

本文版权归“瑞e声”所有,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其他任何个人、媒体或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章相关内容,须获得授权,且注明文章来源。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