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1例|实例证明“纵隔肿瘤肺转移”与“
1.患者信息:患者男,20岁
2.病史资料:1.现病史:因“咳嗽、咳痰、咯血伴发热、胸闷2周”于年5月25日入院。
2.既往史:无既往史
3.体格检查:患者于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白色黏痰,咯少许鲜血,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并有胸闷及胸痛。胸部增强CT示前纵隔巨大肿块,中心密度较低,周边部份明显强化,边界不清;双肺弥漫散布的类圆形结节灶,边沿强化;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4)。
体检:体温38.5℃,脉搏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74mmHg(1mmHg=0.kPa),脉搏氧饱和度为9l%。精神不振,自主体位,口唇轻度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腹、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4.实验室和影象学检查:白细胞为17.32X/L,中性粒细胞为0.76,血红蛋白为g/L;尿中红细胞为5.5/高倍视野(非均一性),蛋白(+);肿瘤标志物:癌抗原(CA)为56U/ml(正常值0—39),细胞角蛋白片断(CYFRA)21.1为51μg/L(正常值1~3.3),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为19.9μg/L(正常值0—16.3),癌胚抗原(CEA)、CAl正常;D-二聚体为μg/L,纤维蛋白原为4.6S/L;肝功能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为纵隔肿瘤肺转移。为除外其他部位原发性肿瘤,行B超检查:肝胆胰脾肾及腹膜后未见异常;双侧乳头深部均探及腺体回声;双侧睾丸大小基本正常,边界清晰,回声均匀。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咳嗽、咳痰、胸闷憋气进行性加重,咯血量增多,反复发热,抗生素医治无效。
患者入院后2d出现肉眼血尿,斟酌出现肾脏转移,为尽快明确诊断,于年6月7日在B超引导下行纵隔及肺内转移性肿块双部位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纵隔绒毛膜上皮癌。广泛坏死,肺组织内可见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甲胎蛋白(AFP)和CEA阴性,角蛋白上皮细胞阳性(图5,6),同时请病理科专家会诊,明确诊断为纵隔绒毛膜上皮癌。
5.诊疗进程:对患者行性激素检查:血HCG50万IU/L(正常值0~3);促卵泡激素为0.15IU/L;促黄体激素为4.58IU/L;雌二醇ng/L;孕酮为9.13μg/L;睾酮为7.79μg/L;泌乳素为65.64μg/L(正常值4.04115.2)。
血清AFP为.9μg/L(正常值0~20)。确诊为纵隔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并肺、肾广泛转移。经与家属沟通病情,和妇产科医生共同会诊后行EMA—CO方案(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抢救性化疗,化疗期间患者病情延续恶化,脉搏氧进行性下降至60%130%,胸闷喘憋明显,咳嗽剧烈,痰中带血量增多,于化疗第4天患者家属放弃医治,自动出院,于年7月21日死亡,病程约70d。
6.病例分析:绒毛膜癌(简称绒癌)起源于合体滋养细胞,为一种能分泌HCG的高度恶性肿瘤,可分为:
(1)妊娠性绒癌:又称继发性绒癌,大约50%产生在葡萄胎后,30%发生于流产后,20%发生于看似正常的妊娠后为最常见的绒癌类型,化疗效果好;
(2)非妊娠性绒癌:又称原发性绒癌,为发生于男性、未婚或绝经后女性的绒癌,极少见,原发部位多位于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外原发性绒癌则更加少见,多在初期产生远处转移,肺为常见转移器官,预后不良。
男性生殖腺外原发性绒癌的病发机制还没有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原始生殖细胞异位迁移:即胚胎产生的囊胚或桑葚胚期的全能干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从泌尿生殖嵴分化出来后,未迁移至正常睾丸的生发部位,迁移至异位部位而构成,可解释其原发部位沿身体中轴线散布的偏向,如颅脑(尤其是松果体区)、纵隔、食管、空肠、胰腺、膀胱及乳腺等;
(2)自然消弱的原发性生殖系统肿瘤的转移:多数学者认为,在诊断男性生殖腺外原发性绒癌时,睾丸连续切片病理应无囊肿、瘢痕、肿瘤及畸胎样残迹;
(3)非生殖腺组织内原发性肿瘤逆分化:为原发肿瘤逆分化至胚胎外胚层水平,并取得产生滋养层细胞的能力,此学说为多数学者接受。另外,还有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胎儿时期产生的滋养细胞栓子和畸胎瘤等假说。本例未行睾丸活检,B超提示睾丸大小基本正常,有学者认为睾丸肿瘤转移极少转移至纵隔,故斟酌睾丸原发性绒癌消弱并纵隔及双肺转移可以排除,纵隔为原发部位。
想参与此病例讨论打开医途APP,点击病例库,标题为[纵隔原发性绒癌肺转移1例]!
号外:
医途达人秀第二季病例征集正在进行中,
投稿请发邮件至
xiaomei
请提交word格式文件。
稿件一经录用即有元/篇稿酬,
同时可参与医途达人秀终究病例大赛竞选,
期待你的来稿哟!
白癜风能不能治得好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