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年的ToGA临床研究让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正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然而此后十年,有明确临床疗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屈指可数。因此,开发新靶点,并围绕新靶点的药物和诊断的开发是突破胃癌靶向治疗瓶颈的关键。

1、靶向FAK,新的治疗靶点,有效率高!

IN是勃林格殷格翰开发的一款FAK高效选择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应世生物现在拥有该药物的全球开发权,也是在中国唯一的一款正在研发的FAK抑制剂。在纳入的4例胃癌的患者中,有3例弥漫型胃癌患者,其中观察到1例PR和1例SD。IN每日一次口服,避免了常规注射的化疗药物的用药不便。IN仅观察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或短暂停药等减轻或恢复。不错的抗肿瘤疗效和良好的耐药性,使IN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选择之一。

2、Claudin18.2靶向CART治疗的研究现状!

Claudins是一个蛋白质家族,其作用是维持控制细胞间分子交换的紧密连接。CLDN18.2亚型是一种胃特异性亚型。CLDN18.2通常埋藏在胃粘膜中,正常组织中的单克隆抗体基本上接触不到,恶性肿瘤的发生会导致紧密连接的破坏,使肿瘤细胞表面的CLDN18.2表位暴露出来,成为特定的靶点。

Zolbetuximab(IMAB,claudixmab)是第一种针对该靶点的开发药物,是一种嵌合的IgG1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与CLDN18.2特异结合,从而引发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

CLDN18.2是继HER-2之后胃癌的第二重要靶点。新型抗体zolbtuximab,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化疗,都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CLDN18.2CAR-T细胞治疗最近以其优异的表现探索了另一种可能性。随着分子结构和临床试验的不断完善,抗CLDN18.2治疗将在未来带来更多惊喜。

3、针对FGFR2突变,再现一线治疗新靶点

Bemarituzumab是一款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的单克隆抗体。FGF/FGFR通路与癌细胞的生长发育有关。FGFR2b是在胃和皮肤等部位上皮细胞中发现的FGFR的一种亚型。FIGHT研究入组例初诊的FGFR2b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主要评估bemarituzumab联合mFOLFOX6方案相比安慰剂联合mFOLFOX6方案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FIGHT试验是第一个评估靶向FGFR2b过表达的研究,通过中心进行的IHC检测,大约30%的HER2阴性胃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会过度表达FGFR2b。在mFOLFOX6化疗中加入Bemarituzumab后,PFS、OS和ORR有了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改善。Bemarituzumab与角膜不良事件和口腔炎的增加相关,其中大多数是可逆的。

4、靶向HER2ADC药物DS-,有效率创新高!

年5月12日,Enhertu(trastuzumabderuxtecan,DS-)后线治疗胃癌就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年9月25日正式在日本获批,年1月16日,该适应症正式获得FDA批准。

DS-是一种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一种4肽链接子将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与一种新型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exatecan衍生物(DX-衍生物,DXd)链接在一起,可靶向递送细胞毒制剂至肿瘤细胞内。

5、靶向HER2ADC药物纬迪西妥单抗(RC48),后线疗效突出!

纬迪西妥单抗由荣昌生物开发,由重组人源化HER2单抗与MMAE通过半胱氨酸和可裂解的连接子组成。RC48是我国第一个进入临床研究的ADC药物。

ADC药物是由单克隆抗体、连接子和毒素偶联而成的新型生物药物,能对肿瘤细胞实施精准打击。RC48以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蛋白为靶点,能精准识别癌细胞,并经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内部,从而杀死癌细胞。RC48采用一个全新的、亲和力更强、内吞效果更好的人源化抗体,使用先进的连接子和小分子毒素药物,对肿瘤能实现高效杀伤。

6、靶向HER2双特异性抗体zanidatamab(ZW25)

Zanidatamab是一种靶向HER2的双特异性抗体,一种能够同时结合HER2靶点2个不同位点的双对位抗体:ECD4(曲妥珠单抗靶向位点)和ECD2(帕妥珠单抗靶向位点),独特的反式结合使Zanidatamab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增强的受体集群和内在化。

Zanidatamab联合化疗±tislelizumab治疗HER2阳性胃食管交界腺癌和乳腺癌。

7、靶向HER2孤儿药margetuximab

年6月6日,FDA授予了margetuximab治疗胃癌和胃食管交界癌的孤儿药资格(ODD)。margetuximab是一款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Fc优化单抗。margetuximab具有与曲妥珠单抗类似的HER2结合和抗增殖效应。此外,margetuximab已通过MacroGenics的Fc优化技术进行了工程设计,以增强其免疫系统的参与度,并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提高对癌细胞的杀伤力。

8、靶向ERBB3patritumabderuxtecan(U3-)

U3-是DaiichiSankyo在研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由靶向HER3的单抗patritumab与依喜替康(exatecan)通过马来酰亚胺-GGFG接头(maleimide-GGFGpeptidelinker)连接而成,每个抗体连接有8个exatecan。依喜替康为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topoisomeraseIinhibitor),属于DX-(DXd)的衍生物。

ERBB3又名HER-3,定位于12q13,与ERBB2同属于EGFR家族,ERBB3通过激活一系列复杂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和RAS/RAF/MAPK等发挥作用,ERBB3基因作为肿瘤发生的启动子,与胃癌的侵袭性和预后显著相关。有研究显示,ERBB3基因在Lauren分型为肠型的胃癌中呈高表达,说明其可促进肠型胃癌的发生。ESMO报道了U3-在经过TKI和化疗治疗过的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结果,初步疗效结果值得期待ORR25%DCR70%DOR69个月.

9、单抗DKN-01

DKK1(Dickkopf-relatedprotein1)的全称是dickkopf相关蛋白1,其编码基因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表达并发挥作用,并且可能在成人的骨骼形成中有重要意义。许多种类的癌症中能够观察到该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其合成蛋白质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生长。

DKN-01是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能够与DKK1特异性结合,并抑制其通路的信号传递。年9月25日,FDA授予DKN-01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曾经接受过含氟尿嘧啶和含铂化疗及HER2靶向治疗后病情仍然进展的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

10、双特异性抗体AMG

年9月15日,双特异性抗体AMG获临床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MUC17阳性的胃癌或胃食管交界部(GEJ)癌。AMG是一款基于BiTE技术平台的双特异性抗体,靶向MUC17/CD3。MUC17(Mucin-17)是一种跨膜粘蛋白,在胃癌及胃食管交界处癌细胞膜上过表达,属于肿瘤相关抗原(TAA);CD3作为T细胞表面抗原,是经典的双抗靶点之一。AMG通过同时与T细胞上的CD3和肿瘤细胞上的MUC17结合,从而使T细胞和肿瘤细胞交联,进而产生针对表达MUC17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虽然胃癌领域研发较慢,但是最近两年,在无数学者的努力之下,晚期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出现了许多新突破,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案正在路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