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片示:纵膈明显增宽。右肺下野可见片状致密影,内可见囊状无肺纹理区及气液平
胸部CT示:纵膈内心脏右缘可见囊状高密度影,内可见气液平,约胸5椎体以下病变壁可见胃粘膜影。右肺下叶可见片状致密影,边界欠清,密度欠均匀,内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及气液平。
影像诊断:
1.先天性短食管伴右侧胸腔胃。2.右下肺感染并右下肺脓肿形成。
先天性短食管伴胸腔胃即先天性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为胚胎发育横膈下降过程中,发育过短的食管将胃固定在胸腔所致。本病于年由Bright首先在尸检时发现并加以描述,后由Baiay命名为胸腔胃,它与其它几型食管裂孔疝的根本区别在于食管短,短食管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两类,本病例为先天性。在正常情况下,胚胎3个月胃应在膈肌没闭合之前,从胸腔降至腹腔,若该过程受某种原因影响,食管发育过短,将胃的全部或部分将永久留置于胸腔内。
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反复呕吐,食后及平卧时加重,呕血、黑便。此系返流性食管炎、胸腔胃溃疡、脏搏动及胸腔负压的变化对胃的刺激所致。
2.呼吸系统症状:常患肺炎,呼吸急促,缺氧。此因胸腔胃对肺脏的压迫,使肺泡通气功能障碍及肺泡分泌物不易排除,加之患者营养缺乏,机体抵抗力低,易于患病。
3.循环系统症状:进食后烦燥不安,心率加快。此乃胸腔胃对心脏压迫所致。
4.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
本病的X线特征:
1.食管短,多位于胸椎6~8平面;
2.膈上出现含气或气液面的胃腔-疝囊,多位于右肺内带区;
3.隔向对侧移位。
4.消化道造影特征:(1)贲门在膈顶以上,不因患者直立或平卧体位改变而有位置变动;(2)食管短,达不到横膈水平,亦无食管扭转迂曲,食管与胃交界处常在第8胸椎以上水平,并有轻度的狭窄现象;(3)胃旋转不良,呈纵向或横向扭转,大小弯转位,十二指肠球部位置改变。
图像取自参考文献[4].
鉴别诊断:
1.先天性食管裂孔疝:该病与先天性短食管胸腔胃影像表现相似,但该病无食管短缩征象。
2.食管囊肿:该病与先天性短食管胸腔胃胸部平片影像表现相似。但进一步进行消化道造影及胸腹部CT时,可见胃脏位于腹腔内。
3.后天性胸腔胃(食管癌术后):该病与先天性短食管胸腔胃影像表现相似,但在食管胃吻合处可见金属吻合器影,仔细询问患者临床病史可进行鉴别。
参考文献:1.鲁宏,徐友平.先天性短食管伴胸腔胃畸形3例误诊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6:-.2.吴军,段闽江,赵东,等.成人先天性短食管伴右侧胸腔胃1例.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7:80.3.李玉国,李付民,王生卓,等.先天性短食管胸腔胃畸形1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3:.4.温华昌,刘兴林,赵加春,杨巧颖,等,先天性短食管胸腔胃的X线诊断,实用医技杂志,2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