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三张图是出生前胎儿膀胱前上方囊性团块
肠重复畸形多数与主肠管关系密切,贴附在其系膜侧,有共同的血液供应,相同的组织结构,相同的浆膜、平滑肌及黏膜。肠重复畸形根据其外观形态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囊肿型约占82%,囊肿呈椭圆形,位于小肠系膜侧,大小不等,多与肠腔不相通,少数可有交通孔。囊肿位于肠壁肌层外者,称肠外囊肿型,位于肠壁肌间及黏膜下层者,称肠内囊肿型。
2、管状型约占18%,重复肠管呈管状,位于主肠管侧缘,与主肠管平行走行,外观呈平行管状,短者数厘米长,长者可超过cm。管状重复畸形与主肠管有共壁,多在其远端均有共同开口,但也有在近端开口者或两端均有开口者。近端有开口而远端无开口者,其远端重复肠腔内的潴留液过多,肠腔扩张而形成包块。
超声特点
1、囊肿型肠重复畸形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囊性无回声区,位于胎儿腹腔内,根据其发生的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此型很难与腹腔囊肿鉴别。放大图像或采用高频探头探查,可显示囊壁较厚,与肠壁或胃壁回声相似,有时可见囊肿壁有蠕动改变,更支持肠重复畸形的诊断。
2、管状肠重复畸形多与主肠管相通,超声难以发现。有潴留物积聚者,超声可显示为椭圆形或长条状无回声区,其壁偶可见蠕动波。
3、食管重复畸形亦为囊性包块,位于后纵隔内,向前压迫气管,食管被推向一侧,重复食管可伸展到颈部或腹部,可与主食管、气管、胃及小肠相通,相通者超声难以检出。
4、胃重复畸形多表现为胃腔内囊性包块或胃近端的囊性包块。
下图是与前三张图为同一病例出生后男性胎儿,膀胱前上方囊性团块,囊壁类似于肠壁样回声。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先天畸形,从口腔至直肠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小肠重复畸形最多见。发病原因可能是多源性的,包括原肠腔化障碍、憩室样外袋增生膨出、脊索-原肠分离障碍、原肠缺血坏死等。
A、小肠囊状重复畸形,注意重复肠管位于主肠管的系膜侧,其血液供应来源相同。
B、图A的长轴切面图
C、较短的小肠管状重复畸形
D、较长的小肠管状重复畸形,注意其与主肠管共壁
E、发育过程中的暂性闭塞期肠管横切面图
F、正常发育时肠腔内空泡形成
G、空泡融合肠管再通形成正常肠管
H、肠管内形成2组空泡
I、2组空泡分别融合并再通形成重复肠管
出生后无临床症状,不需要急诊手术治疗。但是即使没有症状,所有肠重复囊肿建议在幼儿期切除。肠重复畸形预后良好,手术切除成功率高。
综述:
1、肠重复囊肿可以出现在肠粘膜的任何地方,40%出现在回肠区域。
2、通常情况下,是一个孤立的发现,但也可合并其它部位异常。肠重复囊肿在男性中的发生率是女性两倍。
3、产前超声检查可发现肠重复畸形。确诊后建议做羊水穿刺,查染色体,以及做胎儿超声心动图。
4、预后好,出生后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以上病例来自陈燕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