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资讯广播记者邦华通讯员汪巍邹亚琴报道:)13个月大的男婴乐乐(化名),出生时肺上就长了一个巨大囊肿,占据大半个胸腔。医院多学科专家协作,运用单孔胸腔镜技术为乐乐切除囊肿。据检索,这是我国最小年龄的小儿胸部无痕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

乐乐来自湖北嘉鱼。出生起他就经常感冒,咳嗽喘息反复发作。检查发现,乐乐的右肺下肺长有一个巨大囊肿,压迫着周围肺组织,引起反复感染。如不及时手术,孩子的整个右肺就会逐渐失去功能。

一个月前,医院胸外科就诊。接诊的耿庆教授、胡浩教授、汪巍博士会诊后认为,运用胸腔镜技术,可最大可能保留患儿肺功能,同时尽量减少周围组织损伤。

进一步检查发现,由于患儿年龄太小,胸腔仅有两个拳头大小,空间狭窄,胸腔镜操作难度大,微小偏差即可损伤心脏、大血管等重要脏器。即使使用直径5mm超细胸腔镜镜头+单孔胸腔镜器械,仍然存在操作空间狭窄,肋间神经血管损伤,术后伤口愈合易留疤痕等问题。从保护婴儿呼吸和身体状况及术后恢复考虑,耿庆教授团队进行详尽的讨论,最终设计选择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

但挑战并未结束。术中,麻醉医生需实施肺隔离技术进行单肺通气,即非手术一侧单肺通气保证氧供,而手术一侧的肺不通气并且塌陷,这样才能为手术操作提供足够空间。临床常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或支气管封堵器进行肺隔离单肺通气,但由于小儿气管直径通常小于1cm,支气管甚至仅有麦秆粗,对插管技术要求极高。麻醉科詹丽英教授决定在全麻下用超细纤支镜引导,将小儿单腔气管导管精准插入患儿左侧主支气管,并用封堵器实施单侧肺隔离通气。

7月11日,在麻醉团队默契的配合下,耿庆教授团队应用单孔器械,从乐乐右侧剑突下2cm作为入路,以娴熟精细的操作技巧,将肺部囊肿以楔形切除,成功取出直径5cm的肺囊肿组织,最大程度保留幼儿肺部功能。整台手术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

手术成功后,乐乐被送重症监护室康复检测和进一步治疗;成功拔除胸管后,又在儿科接受康复治疗,昨日已痊愈出院。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