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医讯
10月29日上午,哈文发文称丈夫李咏因病去世,她写道“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李咏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年11月23日。
新浪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吃惊和难过
↓
李咏简历
李咏(年5月3日至年10月25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教师。
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
年,进入中国中央电视台做编导。
年任专题片编导,并担任纪录片《香港沧桑》的解说。
年开始出任综艺节目主持人,同年开始主持益智游戏节目《幸运52》。
年,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年,主持央视二套的平民选秀节目《非常6+1》。
年,担任选秀节目《梦想中国》总设计师。
年,开始主持名人访谈节目《咏乐汇》。
年,出版自传《咏远有李》。
年,其人事档案正式从中央电视台转入中国传媒大学。
年,主持优酷网与土豆网联合推出的网络综艺节目《偶像就该酱婶》。
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
有钱没健康,一切都白忙!
在患重病面前,我们都是弱者:
年,央视主持人朱迅,因为甲状腺癌暂时告别央视主持舞台;
年,央视主持人罗京患癌去世,年仅48岁……
年,央视主持人王欢患癌去世去世,年仅41岁……
年,央视主持人方静患癌去世,年仅44岁……
注意15个患癌信号1.不明原因消瘦
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号。
2.频繁发烧就感染
3.体虚乏力
睡眠休息充足,仍感觉虚弱和疲劳。
4.喘息就气短
剧烈、明显的气短、胸痛或咳血有可能是肺?症
状
5.侵性咳曚和胸痛
咳嗽和声音嘶哑超过6周,应当心喉、甲状腺
滬、食管癌或肺癌
6.腹胀痛
莫名腹胀应当心卵巢癌。盆胫剧烈胀痛也可能是纤
维瘤、卵巢囊肿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共同症状。
饭后莫名痛或腹胀,有可能是胃征兆。
7.慢性冐为热
长期冑灼热(烧心)应排查是否是冑酸过多所致,
再排查食管痙及肝底的可能性。
8.肠道问题
肠患者大便次数多,且有解不干净的成觉。
9.吞咽困难
多与食管癌和喉有关,吞咽困难有时也是肺癌的
早期症状之ー。
10.黄疸
皮肤或眼白突然发黄,可考虑是肝脏或胆報疾病,
也可能是胰腺癌、胆管癌和肝癌的征兆。
11,异常肿块
乳房、農股沟、颈部、部、胶下或其他部位出现
异常包块。
12.皮肤新斑点或黑痣变化
13.指甲变化
指甲下出现色或黑色条纹或斑点,当心皮肤癌。
指端突然变大,指甲弯曲,则可能是肺癌症状。指
甲明显变白有时是肝癌征兆。
14.长期原因不明的疼痛
出现莫名痛持续4周以上,应当心骨癌或睾丸癌
15.异常出血
收好“癌症档案”,一起防癌!
◆◆肺癌◆◆高危人群
长期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部疾病患
者、体内外接受过量放射线照射者、长时间接触煤
烟或油烟者、矿工。
预防措施
禁止和控制吸烟、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汚染、工作
生活中接触致癌物要做好防护、多食蔬菜、水果、
出现咳嗽、痰中帯血或略血、胸痛、胸闷、气短等
症状要及时就医。
◆◆肝癌◆◆高危人群
长期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部疾病患
者、体内外接受过量放射线照射者、长时间接触煤
烟或油烟者、矿工。
预防措施
禁止和控制吸烟、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汚染、工作
生活中接触致癌物要做好防护、多食蔬菜、水果、
出现咳嗽、痰中帯血或略血、胸痛、胸闷、气短等
症状要及时就医。
◆◆乳腺癌◆◆高危人群
从未哺乳者、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者、流产次数多
者、绝经后长时间补充雌激素者、女性腰部以上特
别肥胖或腰围与臀围相近者。
预防措施
女性应保持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提倡母乳喂
养,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儿童发育期别摄入
过量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別大量摄入脂肪
和动物蛋白、绝经后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不乱用雌激素、发现乳房有硬块或疼痛要及时就医
40岁以上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乳房X线检查。
◆◆宫颈癌◆◆高危人群
性生活年龄较早者、有多个性伴侣者、多孕多产者
常吸烟、口服避孕药者。
预防措施
洁身自好,注意性卫生与性健康、健康饮食、加强
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心情舒畅,不抽
烟、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
要定期进行宮颈嘉筛查。
◆◆胃癌◆◆高危人群
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史者、有胃癌家族
史者、橡胶工人、煤炭工人、吸烟者、爱吃烟来腌
制食物者、过度肥胖者。
预防措施
避免高脂肪、高蛋白及精细纤维过多摄入、少吃烟
乘腌制食物、拒绝烟草摄入,限制饮酒、多食蔬菜
水果、避免超重和肥胖、胃不舒服、消化不良、胃
反酸、胃痛腹胀、贫血有黑便等要及时就医。
◆◆食管癌◆◆高危人群
有消化系统疾病者、食管炎患者、有食管癌或胃癌
家族史者、抽烟喝酒者、缺乏维生素摄入者。
预防措施
不吃烫热和过于粗糙食物、不吃发霉食物,少吃腌
制食物、不抽烟、少饮酒、不蹲食、进食不要过快,
不狼吞虎咽、小心鱼刺、禽畜肉骨头等刺伤食管壁。
◆◆结肠、直肠癌◆◆高危人群
有消化系统疾病者、食管炎患者、有食管癌或胃癌
家族史者、抽烟喝酒者、缺乏维生素摄入者。
预防措施
不吃烫热和过于粗糙食物、不吃发霉食物,少吃腌
制食物、不抽烟、少饮酒、不蹲食、进食不要过快,
不狼吞虎咽、小心鱼刺、禽畜肉骨头等刺伤食管壁。
◆◆鼻咽癌◆◆高危人群
生活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
等高发病区者、生活或工作中经常接触到一些油烟
化学毒物者、吸烟饮酒者、有泉咽癌家族史者、颈
部淋巴结肿大者。
预防措施
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卫生,避
免病毒感染、尽量避免吸入有害烟零、鼻涕带血
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要及时就医。
20-60岁不同年龄段防癌建议,请收好!
熬夜、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
导致媒体人普遍不健康
中国最大的财经记者社群平台深蓝财经曾发起《年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肠胃病是最普遍见的不健康症状,23%的人有肠胃病。另外,高血压、糖尿病分别列在不健康症状的二三名。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媒体人占了83%。工作压力剧增,导致有60%的人超过晚上12点睡觉。晚睡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采访写稿、看新闻以及精神状态焦躁不安。
加班,熬夜,现代人最多的感觉就是“累”!长期疲劳,会带来许多健康隐患。
长期疲劳可能诱发哪些病变?工作忙、压力大,不少人长期处在慢性疲劳状
态中,先是澤身乏力,接着失眠、头疼、口腔溃疡。
若疲劳状态持续,很可能引起病变。
女性:易患乳腺纤维瘤、「好发肝肿、甲状腺瘤
子宫肌瘤等
男性:好发肝囊肿、甲状腺瘤等,严重者可致癌变。
注意!
从疲劳到猝死,仅六步!
轻度疲劳〉身体发沉〉精疲力竭)身体有恙
疾病维身)猝死或癌变
(提醒)如果持续疲劳超过六个月,休息不能缓
解,同时还伴有记忆力減退、头痛、咽喉痛、关节
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症状,就应随时告诉自
己一“我要休息”了!
测你的疲劳值!针对下列信号,若有
2-3项:表示轻度疲劳
3~4项:表示中度疲劳
5~7项:表示重度疲劳
若具备8项以上,几乎可以肯定你已与某种
疾病结绿,医院检查治疗。
1.早晨不想起床,勉强起床,也是浑身倦意。
2.工作或看书注意力难以集中。
3.说话有气无力。
4.不愿与同事交谈,回到家后也常默不作声。
5.总想伸懒腰,打哈欠,睡眼惺忪。
6.懒得爬楼,上楼时常常绊脚。
7.公共汽车开过来也不想抢步赶上去。
8.喜欢躺沙发,把腿抬高才舒服。
9.四肢发硬、两腿沉重,双手易发抖。
10.食欲差。
11.心悸胸闷、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
12.经常腹胀、腹泻或便秘。
13.忘性大,越是眼前的事越易忘掉。
14.不易入睡或早醒,入睡后做梦不断。
学做彩虹族不做过劳模!1.红色提高工作效率,尽量避免加班;
2,橙色最大限度保证睡眠;
主动抵制快餐等不健康食品
4,绿色减轻心理压力,注意工作和生活平衡;
5.蓝色为健康坚持锻炼;
6,離色注重均衡营养;
7.紫色关爱身边人的健康。
抗疲劳方法全攻略▼
1.减压从吃开始
抗压其实也可以从吃入手,多吃水果、蔬菜、菌藻类等。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类抗压食物,远离快餐等增压食品。
2.按时吃早餐
研究表明,吃早餐的人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要好于不吃早餐的人。早餐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较低的压力水平
3,摄入充足的水分
水分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人体缺少水分,血液就会开始变稠,并且不能将养分输送到各个器官,人就会感觉疲劳。因此,人们每隔两个小时就应当摄入至少ml水分避免身体出现缺水症状。
4.避免在午后摄入过多咖啡因
有研究显示,每天提入-mg的
啡因(2-3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人们的精力更加充沛。但如果在午后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则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睡眠,使你在第二天感到极度疲乏。
5,每天走1小时
每周至少三次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每次持续0.5~1小时。有助于恢复正常血流,产生热能,给身体补充能量。
6.利用淋浴解身体疲劳
有研究认为利用“水疗”可以有效缓解疲劳。如果没有祭件淋浴,往脸上喷些水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7,深呼吸赶走疲劳
工作量增加时会感觉压力大,这与这时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糖值下降有关。花5分钟进行深呼吸,慢慢地吸气,然后終气几秒,再慢慢地呼气。
8.做几件自己喜欢的事
周末选一天完全属于自己,不想工作不想压力,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听音乐、读书、涂鸦等,放松身心
9.学会向人倾诉
将苦闷留在心中也许很符合成年人的作风,但向他人倾诉却能帮你摆脱负面情绪,在撑不住的时候,给情绪一个出口,这会使你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
10.尽量少生气
科学研究证明,愤怒对于人的身体有很多负面影响,它会影响你的心肺功能,并且让你更容易感到疲倦。
11.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混乱的环境会给人失控的感觉,因此,定期清理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它们井然有序,可以有效调节心情,助你远离压力。
12.如果你过于担心一件事,那就把它
写下来如果你无法克服对事情的焦虑,那么试着把它写下来,然后认真分析下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研究发现,人类忧虑的事情有七成都是不会发生的。但持续性的焦虑会让你觉得疲意。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