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法于阴阳,合于术数」。
意思就是效法天地规律来调理自身,以达到阴阳和合的状态。
药物有阴阳之义
寒热温凉是气也,酸苦甘辛咸是味也,
气为阳,味为阴。
药取食物之偏性,有阴阳之分。
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也有微偏性,各分阴阳。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食物自身属性,
再结合自己体质,
来选择适合自身的食物作为调理。
这便是食疗。
五谷
麦(肝):陈年旧疾的老人或者肝病患者,忌吃新粮,容易引发旧疾。尤其在春天。
大麦,小麦,燕麦(性平,宜作主食)
莜麦(肝气虚,体寒者宜食,高原寒冷地区需要高热量的人群适宜食,莜麦在谷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也最难消化。)
荞麦(甜荞,性凉,适合肝火旺)
苦荞(性平寒,适宜三高人群)
黍(心):大黄米
稷(脾):小黄米,小米
稻(肺):大米,性酸,肺气虚多食,能补肺泻肝
菽(肾):豆类总称。入肾者难消化,脾虚腹胀者,宜吃发酵后的豆类,例如:豆豉(黑豆发酵最为补肾),纳豆,豆腐乳,臭豆腐,毛豆腐等发酵豆类。
五畜
鸡肉:与肝的属性相似,肝五行属木,木有助火之性,故鸡宜炖煮不宜烤炸。炖煮取水性达阴阳平衡,烤炸助火更甚,所以吃炸鸡烤鸡容易上火。
经常目赤(结膜炎)眼肿(麦粒肿)不宜多吃。
拘急(抽筋,痉挛)宜吃鸡
牛肉:类土之性,滋补脾胃,水牛性偏阴,黄牛性偏阳。
牛肉平和,合中土之气,小孩脾胃不好宜食牛肉。
羊肉,类火之性,所以要搭配萝卜炖煮,尤其是白萝卜,白萝卜味甘辛入肺,肺有肃降功效。白萝卜可引心火下行,又有通气的作用,正好疏散羊肉之火性。
那么烤羊肉串,烤羊腿,烤全羊,这种用火性食材架到火上去烹制,再加香辛调味,而现代人重口,加盐过多,盐能调动肾气,更容易引真火上行,所以吃羊肉最容易出痒疮
小儿食欲不振,可适量吃些羊肉。
羊肉温补,适宜心火不旺,腹泻宫寒,手脚冰凉的体质服用。
猪肉,类水之性,滋补肾脏,其中猪骨髓,猪脑最补肾精。同时也是阴中之阴,宜多加香辛调味品。所以,猪骨髓,牛骨髓,猪脑,最宜搭配麻辣火锅。去腥同时更好吸收。
痰湿,阴实(肿瘤),脾虚(消化不良)不要大量服用猪肉,宜生痰,造成痰阻气道(例如:睡觉打咕噜,呼吸声重)
驴肉,类金之性,《内经》中记载的是马肉。俗语有云:「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可见其美味程度。
还有狗肉,鸭肉都属于酸性。
那么最常吃的鸭肉,性微寒,因此宜烤不宜炖。水炖煲汤多加黄酒葱姜去其阴性。不宜与菌类同煮。
心火旺,失眠,焦虑,盗汗可多食老鸭汤。鸭肉补肺,气虚可多食。脾虚腹泻,宫寒痛经少食。
五果
这里主要说明水果寒热温凉属性。
基本规则:
「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
什么意思呢?体寒多吃温热性食物,体热多吃凉寒食物,生病时,体热又上火,这就是「气相得」那么用寒凉药攻克。如果体寒遇到上火,这叫「不相得」那么用温辛药物,不仅治病,还能改善体寒,这叫顺从治疗。这只是个简单思路,实际状况要更为复杂。
寒凉性:
甜瓜,西瓜,香蕉,奇异果、猕猴桃,柿子,荸荠,火龙果,山竹,柚子,黄瓜,甘蔗,桑葚,草莓,葡萄,枇杷,梨,椰子,牛油果,释迦,蓝莓,西梅,芦柑,芒果(湿疹忌),杨桃(肾病忌),橙子(橙子虽性凉,可食,益和百香果搭配榨汁温饮)
性平:
柠檬,李子,苹果,菠萝,番石榴,菠萝蜜,莲雾,树梅,腰果,西瓜子,南瓜子,花生
温热性:
榴莲,龙眼桂圆,荔枝,大枣,桃,樱桃,木瓜,石榴,百香果,杏,佛手柑,杨梅,桔子,金桔,红毛丹,荔枝,板栗,松子,核桃,瓜子(心火旺忌),山楂(经期忌)
特殊原则:
调理期间所有寒凉性水果必须忌口。
温热性水果,每日服用水果最多量,自身拳头大小,单一品种服用,别混合乱吃有害无益。
冬季避免水果自身温度太低,热水泡温后吃,不可吃比自身温度低的任何食物。
五蔬
食叶类蔬菜多为微苦,属性也多偏寒凉,不宜生吃。
调理期间忌所有凉菜,凉菜宜下酒,但亦不可冰镇。
蔬菜宜用动物油烹饪,阴阳和合。素食主义者仅作参考。
现在一些大众养生认为,
饭食应以蔬菜为主,主食为辅。
第一能够减肥,
第二营养比较丰富,
第三粗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缓解便秘。
这个观点其实是有问题的。
《素问·藏气法时论》有云: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内经》曰:「五谷为养」。对于肉,菜,果的形容词是助,益,充。这其实是非常直白的告诉我们,五谷里面所携带的能量,是最为养人的。其它只是主食的辅助。
比如:有胃病的患者会发现,犯胃病期间,适当喝些小米粥,馒头发糕类主食,胃会比较舒服,当胃病严重时,吃一点点蔬菜都会造成胃痛,必须煮的很软才好消化。
所以,能看出主食是我们的胃最容易消化掉,消化吸收负担也最轻的食物。
干体力活工作的人也深有体会,主食吃饱了有力气。
长时间减肥不吃食的人也会觉得身上没劲。
这又说明,主食是身体力量的来源。
五谷的能量之所以强大,又好吸收,就是取其甘淡平和的性,它最接近于人体脾土之性,同时人又是「裸虫」,也是土性。也可以说人食五谷是同气相求。
那么五谷——植物的种子,也就是植物的精华。植物来年会发芽长大,蕴含着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我们传承的饮食习惯是低投入,高产出,何乐而不为。
而用水果蔬菜代餐,菜多肉少,又或肉多菜少,变着花样就是不好好吃主食,长久下去,只会吃得脾胃虚寒,痰湿臃滞。反而越吃越寒,越吃越便秘,越吃越胖。
所以,我们养生要分清主次,切不可舍本逐末。
鄙人浅见
且自行思忖
文字为糖猫原创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糖猫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