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例为轻盈医学App社区内容,感谢吴主任分享的精彩病例!

患者64岁老年女性,慢性病程,主因“咳嗽10余年,加重伴胸骨后疼痛3月”入院。

术前胸部CT检查提示“食管裂孔疝”。

胸部CT:1.食管裂孔疝,右肺中叶、下叶膨胀不全并炎症(图1)。

胃镜提示贲门口松弛,食管裂孔疝,胃扭转(图2)。

拟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Toupet胃底折叠术,病人取头高角低位,术中见胃底、胃体、部分大网膜疝入纵隔右侧胸腔(图3-A),膈裂孔增大明显,约10cm*6cm(图3-B,3-C)。贲门后方将两侧膈肌角间断缝合6针以缩小膈裂孔,缝合过程中可见膈肌张力明显增大,(图4),用COOK-7X10U型生物补片加强固定。并将胃底包绕食管成Toupet折叠式。术程顺利,无明显出血,术后安返病房。

患者术后第一天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关闭止痛泵后好转。此后偶尔出现咳嗽,至术后第4天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气促,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9℃,听诊双下肺呼吸音减弱,急行床旁胸片及超声检查提示少量胸腔积液(图5)。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2.73x/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4%。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雾化平喘、抗炎、退热等对症治疗。

分析原因,考虑患者术前食管裂孔疝巨大,并且右下肺有压迫导致肺不张,可能存在术后复张性肺水肿致纵隔内积液,予以速尿20mg静注后病情缓解。

次日行胸部CT提示右侧纵隔大量胸腔积液并气液平面,两侧胸腔少量积液并右下肺膨胀不全(图6)。上消化道造影未见漏。患者间断出现发热,与积液有关。考虑目前积液量较多,伴有发热及呼吸困难,决定行腹腔镜探查+纵隔引流术。术中可见右侧膈肌脚原撕裂处再度撕开,并且伴少量活动性渗血,及纵隔内大量血凝块,(图7),清除纵隔内血凝块,于纵隔内留置2条双腔引流管自腹壁引出。

1、如何降低腹腔镜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率?

2、腹腔镜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是否需要放引流管?

:抛砖引玉,1.为了降低修补术后的复发率,术前应充分合理的评估,手术修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补片,避免周围组织严重的牵拉,最好可以达到无张力修补。必要时加用适合的胃底折叠术。2.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

Zfc:食管裂孔疝修补需要注意:修补牢靠(缝线选择、针距边距),术中麻醉管理平稳(特别是复苏期,如果病人烦躁严重很可能导致胸腹内压剧烈升高,膈肌撕裂。这一点更容易被忽视,因为外科医生没有看见,麻醉也不会主动讲),术后保护性咳嗽,避免剧烈咳嗽导致膈肌撕裂。胸引原则上可以安,术后早点对病人影像也不大。

dhdjxn:支持曾富春主任观点,关键是修补确切;若咳嗽剧烈,注意检查是否膈肌撕裂或修补处撕裂。一般引流管可以放置。

张珩:病人裂孔疝大,且伴有失驰缓症,术中见膈肌张力大,补片缝合加固,术后又出现纵隔血肿(这也是裂开的重要原因之一)。腹腔镜下手术,又不是一种经常性的手术,这些因素同时出现,是引起“复发”的原因。

逸山居士:个人认为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在于手术,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准确、入路选择恰当、补片选择合理、缝合牢靠并无太大张力等。术后腹压增高因素控制也很关键,尤其是术后早期咳嗽、便秘等的防控。修补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

CRRC:非常好的病例,学习了!不知楼主是否尝试过术前、术后肺康复,或许对减少并发症有一定帮助。

通常巨大食管裂孔疝占食管裂孔疝的5%~15%,发病以老年女性病人为主。巨大食管裂孔疝易并发胃扭转、出血、穿孔等急诊情况,通常对诊断明确、无麻醉禁忌者均应该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否则面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更高的急诊手术。由于疝囊及疝内容物多与纵隔粘连紧密,且病人多合并心、肺疾病,腹腔镜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仍是操作复杂,难度大,风险高。此例患者为巨大食管裂孔疝,全胃及部分大网膜疝入纵隔,占据右下胸腔,伴右中下肺膨胀不全。腹腔镜下巨大裂孔疝修补难度较大,特别是伴有短食管患者。此例患者胃镜下提示齿状线据门齿约35cm,结合患者CT图像认为食管长度足够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手术过程顺利。

不放置补片仅适应于膈肌脚肌束厚实、粗大,无张力或低张力关闭双侧膈肌脚的患者。巨大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膈肌脚菲薄、张力过大、裂孔缺损较大,放置补片可以降低复发率和避免高张力关闭食管裂孔。本例患者选用的生物补片可降低补片排斥反应,降低感染发生率。有研究认为补片相关并发症与补片的材质、制作工艺、手术放置的方法均有关系。

巨大食管裂孔疝的疝内容物(胃或网膜)和疝环、疝囊常形成严重粘连,分离操作时会出现较多渗液。此外,巨大食管裂孔疝患者膈肌薄弱,张力过大,如同本例患者,即使加用补片也难以避免术后腹压增大(恶心、咳嗽等)导致膈肌撕裂。因此,在手术后纵隔内加用双腔引流管是有必要的。

迟发型膈肌撕裂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全麻术后常见症状所掩盖,导致误诊漏诊。本例患者术前诊断全胃及大网膜疝入后纵膈,手术还纳后膈肌张力较大;其次,患者胃底折叠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气顶、咳嗽,致腹压增大。综上,迟发型膈肌撕裂发生有其隐匿性,一旦确诊后及时手术探查。

版权说明:本病例为轻盈医学社区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

重金征稿:稿费元-元/篇(点击查看)

投稿邮箱:

qq.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