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上方↑“掌上罗田”了解更多罗田资讯!

常言说得好,身体健康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最巨的财富。于每个家庭与个人而言,对身体健康、家庭生活与经济危害最大的疾病,莫过于恶性肿瘤了(俗称癌症)。据全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万例,平均每天有一万多人确诊,数字非常触目惊心,令人谈癌色变。我国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等。在我国人群中,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致死因素,且居高不下。毫无疑问,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提高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减缓痛苦、减轻家庭各方面压力的唯一有效途径。

县医院肿瘤科业务工作简介

对罗田这个曾经多年的贫困山区县来说,在以前恶性肿瘤治疗技术非常薄弱的时候,若不幸患上癌症,不仅意味着病痛的折磨,医院求医问药之苦,舟车劳顿之累,治疗费用之巨。可谓是一人患癌,全家奔波,生活受累,经济困顿,个中痛苦、艰辛与压力,只有亲身经历者才感同身受。

为解决罗田县癌症患者四处求医问药之苦,不能就近规范治疗之难和高额的医疗费用问题,医院于年成立了肿瘤科,经过几年来的悉心发展,现已成为全县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中心,于年被评为黄冈市临床重点专科,年被评为湖北省(医院)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县医院肿瘤科已规范开展了常见肿瘤的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全年收治了本县大部分的癌症患者--他们,再也不医院的高楼之间,不再害怕巨额的医疗费账单了。

县医院肿瘤科现有医护人员33人,医师11人,病区护士18人,放疗机房6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20人。2人拥有LA(放射治疗)医师证,2人有LA物理师证,1人取得LA技师证。科室目前拥有直线加速器一台(新华XHA-),数字化模拟定位系统、TPS计划系统配套放疗设备,能满足绝大多数患者的放疗需求。病区配备心电监护12台、除颤仪1台、床边心电图机2台、无创呼吸机3台、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机1台、床边B超一套,为全县肿瘤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提供了必备的硬件设施条件,为肿瘤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石。

院肿瘤科成立七年多来,医院指导下开展放疗业务,现能独立进行直肠癌、胃癌、食管癌术前辅助放化疗;肺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体外三维适形放疗;骨转移瘤姑息止痛放疗,全脑放疗及局部推量。能进行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等联合治疗,使患者足不出医院同样先进、规范的诊疗技术服务,并带动周边医院肿瘤科进行系统的放化疗治疗。

科室年轻化的医护团队技术娴熟,热情服务,在科主任张正的带领及全科人员的努力下,患者满意率超过95%,已成为县域内群众信赖、有口皆碑的知名专科。

仁心仁术、技术精湛的科主任张正

立志从医,回馈家乡

张正出生在深山峻岭、交通不便的农村,儿时和少年时代都在大山里度过,不仅亲眼目睹庄稼人“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无数次听到隔壁左右乡亲患大病时的痛苦呻吟,这让他自小就萌发了长大后做一名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的医生。年张正高中毕业,高考成绩优异,如愿考入了湖北医学院(现为武汉大学医学院),开始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贫困山里农家孩子的大学生活,清贫朴素,拮据度日,但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周末白天勤工俭学,夜里熬灯夜读,付出终有回报,每学期他都获得了奖学金。年张正圆满完成学业,医院工作,但儿时的理想时常在脑海呈现,回家的念望梦绕魂牵,家乡的乡里乡亲见证了这位贫困孩子的成长,也支撑着这位农家孩子的决心。经过深思熟虑,张正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他深深热爱的凤山城,成为医院的一名医生,服务乡亲,回馈家乡,儿时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主攻肿瘤,矢志不渝

张正同志于年7月毕业来院后,作为全县为数不多的一本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毕业生,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医院大内科工作5年余、心血管内科工作2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事业已小有成就,工作已得心应手,然而他发现本县许多癌症患者由于本县的医疗条件有限或不相信等原因,医院治疗,这让他十分困惑和苦恼。

他知道,医院治疗,不但急剧加大了家庭经济负担,耗费了有限的医保资金,其饮食起居和照料也十分不便。这样无奈的现状,实在有违他回乡从医的初衷,他深深觉得,自己应该为患癌的乡亲们做点什么了。成家不久的他,家庭经济还很困难,但他不再考虑个人的得失了,决定另起炉灶重新学习,主攻肿瘤专科。解决家乡肿瘤患者在本县就医难的问题,减缓癌症患者的痛苦,减轻他们的呻吟,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成了张正进修学习、主攻肿瘤的不竭动力。

勤奋好学,创立专科

决心已下,信念如山。他马上放弃所有节假日和业余休息时间,潜心学习有关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肿瘤综合治疗知识。同时,向医院申请医院进修学习肿瘤专科新知识,虚心向专家请教,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临床治疗能力,使自身在肿瘤专科方向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医院肿瘤学科带头人。

一个全新科室的建立和发展,绝非一日之功,他结合本县、本院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撰写计划、制定方案,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得到院领导大力支持,终于在年创立了医院肿瘤专科,填补了罗田县肿瘤专科的空白,并当之无愧地担任科主任。县医院肿瘤专科的创立,实乃全县肿瘤患者的福音,他们家庭的福音,医保基金的福音。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宣教“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宣传肿瘤防治知识,扩大学科影响。

科研创新,提升手段

张正深知新科室的工作仅凭态度热忱、工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化管理,以先进科学的治疗技术为前提,为肿瘤患者科学、合理、规范诊治。他强化科学管理,经常督促科室医护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定期组织科室学习肿瘤诊疗新知识及新理念,积极开展新技术,做好资料积累并及时总结经验。他经常组织肿瘤病人的院内会诊、多学科查房,审鉴出院病案,医院肿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为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紧跟国际国内肿瘤治疗的科技前沿,他积极参加科研与学术团体活动,先后担任湖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黄冈市医学会第一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并经常参加委员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与同行们深入交流治疗经验,跟上肿瘤诊疗技术的国内前沿。先后在国内知名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参与撰写了《实用心内科手册》、《实用内科诊疗学》、《医学影像学》等著作,个人医学理论知识得到了不断升华。去年张正被光荣评为全县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他的主持和推动下,科室先后开展了肿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输液港维护、心包及胸腹腔益心达穿刺置管引流等技术,精心为肿瘤患者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年9月率先在罗田县域范围内开展3D适形放疗,避免了大量肿瘤患者因不能放疗而外出就医的窘况,方便了广大本县及周边县域患者,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疾苦和医疗费用,真正的利国利民之举。

在抗癌前线抗疫,彰显医者勇气和仁心

年新春,一场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播散全省全国。医院很快便成医院,为遵守抗疫隔离要求,严防院内感染,除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之外,住院各科室都按规定停诊。而癌症病人的治疗却不能停止,于是,张正主动请缨,积极投身抗疫前线,并带领科室同仁坚持不停科不停诊,成为疫情期间全院住院病人最多的科室,高峰期科室病床住满多名病人,满足了癌症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特殊时期的治疗需要。肿瘤科成为抗疫期间不是前线中的前线,潜在感染风险非常大的科室。

癌症病人多为中老年人,放化疗后抵抗力非常差,是新冠肺炎的最高危人群。鉴于此,张正制定了防控期间入院标准和流程,对滞留县内的肿瘤患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最大能力收治。对每位入院患者均进行体温监测、床边空气消毒,对每例可疑肺部感染患者追根溯源,追问病史及流行病学史,组织全院讨论。对治疗不能中断而确有困难、急需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他主动联系,外购靶向药物、输液管专用维护针,保证每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在疫情蔓延、防控吃紧、人人自危的关键时期,张正和肿瘤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以无畏的勇气、满腔的仁心、悲悯的情怀为肿瘤患者们护佑生命,不间断治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患者们的交口称赞。

抗疫期间张正身兼数职,每天除科室诊疗事务外,医院内“新冠肺炎专家组”值班、病例讨论、会诊和查房,还医院发热门诊的坐诊任务。对于肿瘤科患者免疫力低下、发热感染难以鉴别的这个群体,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做到了无一例患者感染,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实属不易,凝集了张正和全科室医护人员的信心、勇气和心血汗水,同样应该向他/她们致敬致谢!

肿瘤科,医院里面对疾病折磨、人生悲苦、家庭重压和经济重负患者最多的科室,对于医生和护士而言,仁心妙手,医术精湛,服务周到,费用合理,是每一位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最大期盼和愿望,张正和他的团队医护人员们始终不忘初心,始终是这样想这样做的。肿瘤患者众多,为更优质更精细地为他们提供规范治疗,新的一年里,医院党委、行医院重点科室打造,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医者亦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未来的日子里,张正和他的团队伙伴们必将在奋进的路上不断追求,不断跋涉,不断超越,必将为肿瘤患者们带来更大的希望与福音。

作者:毛秋涵张正胡立书

谢谢您的阅读

END爆料

商务合作

投稿

本期编辑

阿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网友家园,和60万+家乡网友交流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