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教授简介

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直肠癌、椎体肿瘤、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和各种复发、转移癌的微创治疗。培养硕士和博士20多名,发表SCI文章21篇,国内核心期刊余篇,主持基金5项。

社会任职:中华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及粒子学组组长、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本文源自:“器械之家”

在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该数据显示,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9万例,发病率为.83/10万,世标发病率为.39/10万。其中男性约为.1万例,女性约为.8万例。

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国际上主要常用的基本治疗手段有化疗、放疗、手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的恶性肿瘤治疗使用放疗手段达到了百分之70,然而我国在放疗所占比例仅仅只有百分之20。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在放疗这个治疗手段并不具有普遍认知度,并且放疗这个行业也相对落后。

据此,本次专访到了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医院王俊杰。他十分有自信的表示:“人类社会的医疗技术进步一定是从大创伤治疗到小创伤治疗,从小创伤治疗到无创伤治疗,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然。”

日新月异的放疗技术

近年来,随着精确放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的技术(CT、MRI等)也突飞猛进,放射治疗正向着精准精确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体部肿瘤的射波刀应用,特别是在于应用在周围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都已经可以与传统外科手术相媲美了。

王俊杰主任在采访中表示:“对于肝癌、前列腺癌的治疗,学术上已经找到证据证明了放疗的疗效跟手术的疗效是一样的,也就是实体肿瘤治疗,放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强调肿瘤治愈的同时,将更加强调患者器官功能的保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治疗的精度也在逐渐提高。王教授强调“可能再过个二、三十年的,也行金标都不用着了。在人体里直接注射一种示踪剂,再利用放疗设备对示踪剂的位置进行捕捉,这样就把癌细胞给消灭掉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定是日新月异的,靠放疗把肿瘤消灭掉已经不是难题。

据记者了解到,在目前能够实现实时器官运动追踪放疗技术就只有射波刀一种,其主要原理是肿瘤周围区域植入若干个金标,利用多种实时追踪技术来对金标三维空间运动轨迹进行获取,继而让射线能够相对实时集中、追踪到肿瘤区域,实现对肿瘤的定点清除。

所以不论在肿瘤周边器官如何进行运动,消灭相关的恶性肿瘤放疗都已没悬念。

放疗设备的普及

国家卫健委也越发重视国内放疗市场的发展,在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到年一共批准了台放医院里。

这一批设备中,其中的螺旋断层放疗设备以前在国家卫健委的大型设备采购目录里是甲类设备,并且能获批的数量也是极少的。

当记者问到:“现在把螺旋断层放疗设备放到医院而言在采购当中是否会减分?”

王俊杰主任回答到:“任何成熟的医疗技术都是要服务患者的,所以螺旋断层放疗设备一定要铺开来服务更广泛的人群。价格要下来,服务要上去,走的这条路我觉得完全是正确的。”

王俊杰主医院采购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这类的普及型设备只需乙类配置证即可,这也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之前因采购高端设备要求高,医院才有相应能力配置。

现在国内经济环节发展迅速,经济能力提高,广东、浙江、山东等经医院,都有两三千张床位。医院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人员的配置完全是可以支撑这样的技术和设备的。

王俊杰主任强调说:“卫健委也是结合放疗技术的进步把过去比较高端的放疗设备成熟应用后普及化,广泛化推广。”

放疗人才的培养

放射治疗设备的日益普及,放射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最具挑战的就是人才的培养。王俊杰主任表示:“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但是我们也在努力做。现在我们国家的最高学府如北大、北航等高校,都在成立放疗学系,重视人才培养。放心我们中国人有着足够的聪明才华来解决在发展中的问题。”

王俊杰主任在采访中表示,放射治疗目前所有的技术都是有不同的适应症。比如说对于颅底肿瘤的放疗,螺旋断层放疗设备和射波刀谁更加具有优势?这是一个没有方向去对比的。“就像飞机和大炮,应用点是不一样。”

所以最关键的是,需要优秀的放疗医生使用这些放疗工具要学会“因地制宜”的使用。

补充:

在采访的尾巴上,笔者问王俊杰主任:“未来放疗会不会有可能被其他技术取代?”

王教授肯定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放疗不但不会被淘汰掉,相反会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大,会导致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数量将大幅度升高,加之放射治疗没有创伤,所以也因此,放射治疗的普及率将很大程度提高。

只要是肿瘤,就需要一个技术将肿瘤给消灭掉,这样无论外科手术,还是放射治疗均无法被取代,比如说对于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术更具优势。只能说未来恶性肿瘤治疗进程中,外科手术的比例有可能下降,而微创、无创的技术可能会提升。“没有一个技术是完美的,没有一个技术可以包打天下,因此,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关阅读

当放疗前沿遇见“远程协作会诊”

第1讲:放疗与体外放疗

辽肿张娜:保乳术后瘤床放疗如何更精确合理的确定瘤床?

癌症患者饮食指南拿回家:这些东西该吃还得吃!

医院信息化建设,AI系统提升科室竞争力!

美国癌症数据:25年癌症死亡率下降27%!背后这6点很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