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肖某某,女,65岁,上腹持续性疼痛3小时,门诊超声检查提示肝囊肿收入我院消化内科。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胆囊炎结核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体温:36℃,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面色略晦暗,全身皮肤及巩膜未见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音,心界正常,心率71bpm,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肌稍紧,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phpy征(-),肝颈征阴性,双肾区无明显叩击痛,肠鸣音大致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术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排除禁忌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签署特殊治疗同意书.。使用百胜MyLabClassi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经腹超声检查,确定囊肿大小、位置以及囊壁与周围组织、肝包膜、膈肌等的关系,选择穿刺路径。患者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右中上腹。常规消毒、铺洞巾,用无菌腔镜套包裹探头,局部注入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至肝包膜;随后右手持探头,左手操作穿刺针,在实时超声图像监控下,将18G的PTC穿刺针从穿刺点刺入,经部分肝组织进至囊肿无回声区中心,避免损伤血管、胆管等,同时观察图像上穿刺针方位,到达目标后,开始抽液,抽液全过程宜尽量使针尖保持在积液中心位置,观察液量减少的情况。囊液抽尽约ml后,经PTC穿刺针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至囊液清亮,共注入生理盐水ml,抽尽冲洗液后,注入1%聚桂醇注射液20ml(陕西天宇,国药准字H)于囊腔内并保留。退针时针道注入少许聚桂醇。术毕拔出PTC针并复查肝内及肝周情况,无出血征象,临床无明显不适,卧平车安返病房,嘱患者常翻身,以便硬化剂与囊壁充分接触。

图1.术前常规超声检查

图2.术前囊肿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图3.术前超声测量囊肿大小、体积

图4.超声实时引导PTC针穿刺进针

图5.PTC针穿刺进入囊腔

图6.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冲洗液清亮

图7.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术后

Smalltips(小贴士):

肝囊肿的病因不明,病理可见囊壁为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较小的囊肿可无明显症状,囊肿增大压迫周围器官或出现并发症时可出现临床症状。巨大肝囊肿可能发生破裂,诱发急性肺栓塞。目前对于肝囊肿的治疗包括开腹开窗减压术、腹腔镜开窗减压术,超声介入硬化治疗等,开腹及腹腔镜开窗减压有一定的复发率且价格昂贵,超声介入硬化治疗因其微创、简便、价廉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单纯性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硬化治疗的原理是:硬化剂使囊肿内壁上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蛋白变性,使该细胞失去分泌功能、粘连,继而纤维化,使囊内壁闭合。以前广泛使用的硬化剂是无水乙醇,疗效较好,但因无水乙醇无统一的标准和规格,没有国药准字,治疗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聚桂醇作为新型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硬化治疗,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瘤及内痔的硬化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国内已有将其应用于肝肾囊肿硬化治疗的相关报道,认为新型硬化剂聚桂醇治疗肝肾囊肿疗效与传统硬化剂无水乙醇硬化治疗一致,手术过程安全、可视化,具有穿刺准确、疗效好、创伤轻、术中无疼痛、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能反复治疗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肝囊肿硬化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囊肿直径≥5cm或≤5cm但有临床症状者,如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或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继发性合并症,穿刺路径能避开大血管、胆管、膈肌等重要脏器,无硬化剂过敏者均适宜行超声介入穿刺硬化治疗。

肝囊肿硬化治疗的禁忌症有哪些?

1.严重出血倾向,出血、凝血机制障碍者

2.无安全穿刺路径

3.不能排除动脉瘤或血管瘤的囊性病变

4.与胆道相通的囊肿

5.多囊肝除非较大囊肿压迫周围脏器所致合并症,一般不做硬化治疗

6.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一般情况差,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以及治疗中需呼吸配合而患者难以配合者。

肝囊肿硬化治疗如何判断疗效?

硬化治疗后短期内囊肿大多缩小不明显(有些甚至因无菌性炎症反应增大)。因此一般建议在治疗后3~6个月进行复查,以评估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1)治愈:3~6个月囊肿完全消失;(2)有效:3~6个月囊肿体积较治疗前缩小≥1/2;(3)好转:3~6个月囊肿体积较治疗前缩小<1/2;(4)无效:6个月后囊肿体积无变化或增大。

最后,特别感谢消化内科刘长青主任的指导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