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甲状腺囊肿是指在甲状腺中发现含有液体的囊状物,甲状腺囊肿可能挤压气管、食管和支配声带活动的喉返神经或将甲状腺挤入胸内,严重者造成气管弯曲和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进食困难,声音嘶哑,挤压胸内大血管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上严重的甲状腺囊肿患者建议手术治疗,但因手术治疗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故患者一般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二、合作单位
重庆医院内分泌外科。
三、试验方法
选取重庆医院内分泌外科门诊收治的72例甲状腺囊肿患者,男32例,女40例,年龄20~7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采用甲状腺素片治疗,6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内消瘰疬丸治疗,甲状腺素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内消瘰疬丸2袋/次,2次/天,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见表1。
四、试验结果
甲状腺囊肿是甲状腺结节的一种,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该疾病,对于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一般均采用手术治疗,但一般来说,药物治疗方式使用更多。甲状腺素虽然能够抑制甲状腺结节病情的发展,但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甲状腺囊肿归属中医“瘿瘤”、“囊瘿”范畴。该疾病责之于肝的功能失职,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涉及肾、心、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气滞为先,产生肝火、痰凝、血癖等实证的临床表现,最后出现气虚、气阴两虚、脾虚等虚证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虽然该病起因大部分是肝脏,然而痰凝血瘀却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故在临床中应遵循化痰散结活血的原则。
内消瘰疬丸出自清代名医顾世澄编著《疡医大全》,其参照多年临证汇集而成,其配方包含夏枯草、海藻、蛤壳、连翘、白蔹、大青盐、天花粉、玄明粉、浙贝母、枳壳、当归、地黄、熟大黄、玄参、桔梗、薄荷、甘草等17味药材。其中夏枯草为君药,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臣药海藻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蛤壳(煅)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主治痈肿疮毒、痰核瘰疬、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涩痛等。白蔹有清虚热的功效,而枳壳具有破气、行痰、消积的功效。玄明粉具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功效。诸药并用,具有活血祛瘀、理气化痰、行血中之滞、散结解毒、疏肝理气的作用。
综上所述,内消瘰疬丸治疗甲状腺囊肿能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