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赵鸿飞
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关怀与责任的艺术。近日,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医院,真实记录医生们的坚守与奉献,传递医学温度,倾听医者心声。
“探头藏乾坤,大爱有回声;超越无止境,无声胜有声”。医院超声科的荣誉墙上,由超声科学科带头人徐金锋主任创作的这首小诗十分醒目,字里行间流露着徐金锋对超声医学的热爱,对超声医学未来发展的憧憬。荣誉墙上贴满了超声科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彰显了超声科的临床能力和科研水平。
日前,“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发布,医院超声科以卓越的成绩,荣获全国第30名、广东省第4名、深圳市第1名的殊荣。
十年磨一剑,向超声医学高地攀登
徐金锋告诉记者,超声科此次入围全国前30,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他说,医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以及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医院张运院士团队的鼎力相助下,超声科飞速发展。
徐金锋在超声医学领域深耕30余年,他是医院超声科蓬勃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年,医院南下深圳。当年,超声科还只是个B超室,仅有三四台机器,而如今的超声科已经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超声科之一,年超声诊疗量超万人次。
在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中,医院超声科脱颖而出,位列全国第30名,是科研实力、学术影响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近年来,超声科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3年来,科室共发表SCI论文62篇,包括中科院1区二区的高水平论文29篇(其中年已发表SCI25篇,含中科院12区11篇)。同时,科室还承担了多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全国超声医学领域高产学者排行榜中,学科带头人徐金锋主任位列第10名。在徐金锋的带领下,超声科多次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
带领科室团队领跑科研发展的“密码”,是徐金锋的执著。“如果一个外科医生只会开刀,他只能成为开刀匠,只有既会开刀又会搞研究的人才能称为外科学家或医学家”。裘法祖院士的这段话,是徐金锋的座右铭,激发他在超声医学的科研之路上“奔跑”。徐金锋说,“科研工作充满挑战,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临床工作需要通过科研工作来总结与提高,科研工作需要临床病例做基础,科研思维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科研和临床一起抓,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徐金锋不仅自己“沉迷”于超声科研工作,他还从兴趣爱好、专业知识、科研洞察力等方面入手,培养年轻医生、学生们的科研兴趣。“我希望年轻人们在未来不仅是出色的超声科医生,也能成为科学家、医学家”,徐金锋说,“临床工作是立身之本,科学研究是能力提升的源泉”。
谈及超声科的发展规划,徐金锋有了新的目标。他说,“希望通过科室团队的共同努力,坚持医教研协同全面发展,超声科能尽快‘冲进’全国前20名!”
做好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为临床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当年,怀着对超声医学的好奇,徐金锋叩开了超声学科的大门。走进神秘的超声世界,徐金锋为超声医学的“神通广大”而惊叹。他告诉记者,超声诊断如同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超声科与临床科室及多学科协同发展,不仅推动了多学科诊疗,还能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精准化的医疗服务”。如今,超声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术前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手术方案、术中监测、术后随访及危险急重症的抢救等方面。
随着介入超声的发展,超声医生不仅能都诊断疾病,还能够治疗疾病。比如,超声的引导就像GPS导航,在实时动态监测下,超声利用穿刺针及导管等器械,创口小、既精准又安全地对病灶结节进行穿刺活检做病理检查、对囊肿、脓肿抽吸引流或注药,对肿瘤进行消融把肿瘤组织烧死。
徐金锋为记者讲述了这样几个在疑难病例会诊及重症患者抢救中,与超声有关的故事。
故事一:多学科协作,超声辅助治疗多发性肝癌。因在体检中发现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一名32岁的男子前往医院就诊。超声科、肝胆外科等多个科室紧密合作,为他制定了详尽的治疗方案。结合超声、增强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了病灶的位置和大小,最终诊断为多灶性肝癌,巴塞罗那分期C期。
考虑到他的病灶较多且体积较大,直接手术治疗风险极高,医生决定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活性。经过多次化疗栓塞治疗后,部分病灶得以控制,但仍有部分病灶无法手术切除。此时,超声科医生利用超声核磁融合成像技术,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成功针对残余病灶进行了精准消融。这种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弥补了常规超声显像的不足,也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术后一年多,该男子复查结果显示:甲胎蛋白明显下降,腹部增强MRI未见明显强化,治疗效果显著。
故事二:超声精准导航,切除巨大肿瘤。有一天,一名女子突然在家中晕倒,她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来到医院就诊时,她的情况十分危急。该院迅速组织了包括超声科、妇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泌尿外科以及放射科等多学科在内的联合会诊及会诊手术。超声检查发现,她的盆腔右侧有一个巨大肿物,髂静脉及下腔静脉也有条索状回声,该肿物经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向上蔓延至右心房内,严重阻塞了心脏的正常血流。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超声科团队再显身手,运用经食管术中超声,为手术团队提供了精准地导航和监测。在手术过程中,超声团队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