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伴随着栀子醇厚的香气,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缕缕清香,节日里每家每户餐桌上各种各样的“粽子”也兴盛了起来。
节日期间,总有很多人因“贪吃”或不小心因吃粽子造成些“小意外”——卡枣核造成食道异物,个别严重病例引发气管食管瘘、穿破纵隔大动脉,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枣核两端尖锐,常因异常吞入,很容易卡顿在消化道的很多部位。一旦发生卡顿,若不及时取出,可能造成局部及相邻器官感染,引发食管脓肿、食管穿孔、大血管破裂、纵隔脓肿等,尤其是食管靠近主动脉,若刺破主动脉,可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情况严重者需开胸手术取出异物。
1
什么样的人容易卡枣核?
①老年患者:反应较慢,尤其是装有假牙者,感觉相对迟钝,等意识到时已经卡住;
②儿童:许多儿童喜欢吃枣,安全意识差,特别是幼儿不会表达,误吞枣核后若没有及时发现,往往后果比较严重;
③狼吞虎咽,吃饭较快者;
④谈笑风生,边说边吃者;
⑤不常吃粽子类带枣核的食物,忽略枣核存在者,注意力不集中;
⑥误以为枣核小,不以为意之人。
2
枣核容易卡在什么位置?
①食管3个生理狭窄处:食管入口(最常见)、主动脉弓层面、横膈裂孔层面(图)。因食管壁较薄,食管入口处管径最小,若枣核不小心被咽下,易卡在此处,造成食管损伤。
②胃幽门、肠道内,导致胃穿孔、肠穿孔等损伤。
3
如何判断是否被枣核“卡”住了?
①误咽枣核后,若嗓子没有疼痛感,吞咽口水或喝水都正常,说明它已经顺利进入胃内,被包裹成食团,这样就相对比较安全了;但若出现间断或持续性腹痛,不排除卡住胃幽门、肠道内,仍需重视,医院就医;
②误咽枣核后,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疼痛,吞咽口水或者喝水时有哽咽感,并且无法缓解,那么枣核有可能卡到了食管里,这时需立即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判断。
格外注意:老人感觉减退,卡枣核后可能感觉不到,小孩因为表达不清楚,也可能会延误病情,这两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
4
怀疑卡枣核后应该怎么办?
①当怀疑卡枣核时,请保持冷静;
②立刻停止进食和饮水,在最终确诊前一直保持空腹状态(除非有特殊情况);
③立即由家医院(注意:医院,医院,医院没有设备取枣核)
④携带平时服用药物或急症备用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
⑤情况比较紧急或者行动不便可以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
切记:勿强行进食。
5
为什么要急诊处理?
晚几天行不行?
肯定不行,一旦确诊为食管异物需尽快处理。
拖延时间越长,伤口局部感染化脓,极大地增加了手术风险或其他疾病并发症,影响预后。
分享一个真实病例
50岁女性患者,卡枣核4天后就诊。医院行急诊胃镜探查发现,一枚枣核横于食管上段处,枣核两端已经刺入食管壁内造成穿孔,并有脓液流出。当医生问及情况时,该患者表示,卡枣核后曾尝试用馒头硬咽下去,且尝试正常吃饭,第二天感觉咽部疼痛明显,进食时加重,第三天出现了咳嗽,咳痰,进食困难等症状,直到第四天出现发烧、颈部红医院就诊。随后该女士住院治疗,但病情仍不断加重,最终经历了两次手术,一次抢救,入住重症,气管切开,住院30余天才得以出院。
温馨提示
1.一定先剔除枣核再熬粥、包粽子、蒸年糕等,这一点在有老年人或装有假牙的人食用时尤其重要;
2.在食用可能含有枣核的食物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切忌“囫囵吞枣”,不要在说笑时吞咽食物;
3.卡医院处理,切忌采取喝醋、咽饭团等危险操作;
供稿:耳鼻喉科雍军
责编:姜虹
往 期 回 顾
看“红色”如何成为引领一流学科的代表色
新医大一附院膝关节置换辅助手术系统上线,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多彩主题党日让内容形式活起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