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一网友在论坛发帖,讲述了自己因喝下一口滚烫的开水,最终花费多块做手术的经历。
根据这位网友的描述,本是晨起习惯性喝温水的他,在匆忙中喝下一口滚烫的开水。几天后,这名网友发现自己的舌下有小泡,并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变得越来越严重。于是该网友前去就医,最终因舌下腺囊肿而做了全麻手术,报销后花费五千余元。
网友的经历被搬运到微博上后,于19日登上微博热搜排行榜第六位。不少网友也在帖子下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被烫到的经历,如:
“有一次喝鸡汤,一大口喝进去,被上面一层油烫到了,不敢吐,直接口腔里掉了一大层皮”;“朋友吃火锅,一口菜放嘴里烫死都舍不得吐出来,硬生生吞下去,医院看喉咙管,因为烫破了”
刚煮好的热茶热汤、刚烫好的火锅,或许能让你畅快淋漓地出一身汗,但需要警惕的是,这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
一口热水,危害多多生活中,喜欢“趁热”进食的人很多,无论是有什么原因,小编都想劝一句:可别继续了!
上文中的网友,因为一口热水,意外地把自己“烫”医院,虽然只是一次疏忽,但这也告诉我们——烫食危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年6月15日《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将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
这项研究报告发现,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地区的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那么,65℃,是什么感觉?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烧开一壶水,将水倒入杯中,将温度放置水中,静置几分钟,直至温度显示65℃左右(64.7℃)。
将65℃水滴一滴到手背上,有痛感
喝一小口,有灼热感,且下咽困难
水杯外侧,徒手无法直接握住
所以,65℃水,一个字,烫
虽然这并不是说吃得烫就会得癌,但是,吃烫的多了确实会增加致癌风险。
要知道,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当口腔感觉到很烫时,温度大多已在70℃左右。
经常吃烫食的人,口腔已经习惯了高温。在食物温度很高的情况下,虽然不觉得烫,但实际损伤已经存在。尤其是在接触到65℃以上的热食、热饮时,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
如果经常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食管黏膜出现了慢性炎症反应,就会增加食道癌变的风险。
这些食物都是烫食!生活中,我们知道刚烧开的水要晾凉喝、滚烫的粥要放凉吃……但是,当我们离开这些特定情景,遇到这些具有“伪装”性的食物时,就很容易中招!
热牛奶刚从超市买来盒装的常温牛奶,倒在碗里在微波炉里加热90秒后,基本上就已经烫到无法徒手拿出来了,此时,是万万不能直接喝的。
一般来说,静置5分钟后,待入口没有灼烫感时再饮用,就相对安全的多。
现冲咖啡速溶咖啡在冲泡并搅拌均匀后很多人习惯先尝上一口,其实,这绝对错误的。一般来说,即使您使用的并非沸水,但是,在饮用前若吹一口气后仍觉得入口还是很烫的话,很可能已经超过65℃了!
对此,建议过10分钟再饮用,口感会更舒爽。
刚出锅的饺子好吃不如饺子!速冻饺子放入锅内煮透、出锅、装碗,这时您觉得饺子可能已经凉下来可以吃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般来说,若饺子热气腾腾,需要一边吹一边才能小口咬着吃的时候,温度往往已经超过了70℃。
此时,如果您着急食用,那么建议将饺子过一下凉水;如若不急,则可耐心等待一会,等其不烫口后再食用。
刚出笼的小笼包热气腾腾刚端上桌的小笼包,温度往往高于65℃,此时很难一口吞下,建议放置3分钟,待其没有灼热感后再咀嚼下咽。
刚烤熟的烧烤对于烧烤食物来说,很多人喜欢趁热吃,尤其是诸如鸡腿、鸡翅类的,其内里温度会更高。大家在食用时要注意!
刚出锅的关东煮刚出锅的关东煮带着一股诱人的香气,如果你此时测量一下它的温度,往往在70℃以上。
为了保证安全,建议放置5分钟以上再食用,尤其是对于可以吸收汤汁的食材来说,食用时要格外小心,谨防烫伤。
来源:养生中国、生命时报、人民网
终审:王军毕平
复审:铁云丽初审:张伯昭
编辑:石玮刘茜榕设计:康迪娄陈婉校对:张大林技术:王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